时间:2017-11-05 23:24:20
1、选择题 将下列各种物质分别与适量的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混合液分两层,水层几乎呈无色的是
A.食盐水
B.乙烯
C.苯
D.KI溶液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SiO2可以制光导纤维;? ②水玻璃和漂白粉都是混合物;? ③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④盐酸和食醋都属于电解质;? ⑤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⑥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①光导纤维的成分分析判断;
②混合物是不同物质组成;
③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④电解质是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
⑤碱是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⑥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nm的分散系为胶体.
解答:①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故①正确;
②水玻璃是硅酸钠水溶液,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组成;属于混合物,故②正确;
③不锈钢是铁的合金,硬币也是合金,故③正确;
④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食醋是醋酸的水溶液;不是化合物,是电解质溶液,故④错误;
⑤纯碱是盐,故⑤错误;
⑥豆浆是蛋白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雾是由小水滴凝结灰尘而成的符合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故⑥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⑥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基本概念的分类,概念应用,主要考查混合物、电解质、碱、分散系、合金等概念的含义和判断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中:Na+、K+、SO42-、AlO2-
B.加铝粉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Na+、NH4+、SO42-、CO32-
C.c(OH-)/c(H+)=10-12的溶液中:NH4+、Cu2+、NO3-、Cl-
D.0.1mol?L-1NaHCO3溶液中:K+、Ba2+、OH-、C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能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可能为酸性,H+与AlO2-反应;
B、加铝粉放出大量H2的溶液,可能为酸或碱的溶液,H+与CO32-反应,NH4+、OH-反应;
C、c(OH-)/c(H+)=10-12的溶液为酸溶液,酸性溶液中离子之间不反应;
D、OH-、HCO3-反应,生成的碳酸根离子与Ba2+结合生成沉淀.
解答:A、能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可能为酸性,H+与Al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若为碱性溶液,能大量共存,则不一定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加铝粉放出大量H2的溶液,可能为酸或碱的溶液,若为酸溶液,则H+与CO3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若为碱溶液,
NH4+、OH-反应生成一水和氨,则一定不能共存,故B错误;
C、c(OH-)/c(H+)=10-12的溶液中c(H+)=0.1mol/L,酸性溶液中离子之间不反应,则一定大量共存,故C正确;
D、0.1mol?L-1NaHCO3溶液中OH-、HCO3-、Ba2+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则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明确信息来分析溶液的酸性和碱性及溶液为酸碱溶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①2CuFeS2+O2=Cu2S+2FeS+SO2
②Cu2S+O2=2Cu+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①中: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在反应②中:Cu2S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
C.在反应①中:每转移1.2?mol电子,有0.2?mol硫被氧化
D.在反应②中:每消耗1.0?molCu2S,有4.0?mol电子转移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分析:A、标注元素化合价变化,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分析判断,还原剂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氧化剂被还原生成氧化产物;
B、标注化合价分析判断;
C、依据化学方程式和电子守恒、化合价变化计算判断;
D、依据化学方程式和电子守恒、化合价变化计算判断;
解答:A、2CuFeS2+O2=Cu2S+2FeS+SO2中,Cu元素由+2价降低为+1价,S元素由-2价升高到+4价,氧气中O元素由0降低为-2价,则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A正确;
B、Cu2S+O2=2Cu+SO2,铜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到0价,氧元素化合价从 0价降低到-2价,硫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则在反应②中:Cu2S即作氧化剂又做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故B错误;
C、2CuFeS2+O2=Cu2S+2FeS+SO2中,硫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所以生成1molSO2转移电子为6mol,被氧化的硫元素为1mol,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2 mol硫被氧化,故C正确;
D、Cu2S+O2=2Cu+SO2,铜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到0价,氧元素化合价从 0价降低到-2价,硫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消耗1molCu2S,电子转移6mol,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应用,电子守恒的判断,化合价的升降分析判断概念的应用,转移电子的计算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aCO3→CO2
B.Fe2+→Fe3+
C.Cl2→ClO-
D.SO42-→BaSO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时,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
解答:A、CaCO3→CO2的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A不选;
B、Fe2+→Fe3+的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选;
C、Cl2→ClO-的反应可由和NaOH反应生成,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无需加入氧化剂就能实现,故C不选;
D、SO42-→BaSO4的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不一定加入氧化剂,有些物质的在反应时可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