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燃烧热》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11-05 23:04: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关于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CH3COOH)=0.01mol·L-1
B.c(H+)=c(CH3COO-)
C.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pH=4
D.醋酸的电离常数为Ka,CH3COO-的水解常数为Kh,则Ka·Kh=Kw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醋酸部分电离,它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比c(H+)大得多,A错;由于水也电离出H+,c(H+)>c(CH3COO-)B错;加水稀释100倍,pH上升不到2个单位,C错。Kh=c(OH-)(CH3COOH)/c(CH3COO-),给表达式上下同乘以c(H+),方可推断出Ka·Kh=Kw。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 >c(OH-)>c(HCO3-) >c(H+)
B.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Na+) -c(HCO3-)
C.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溶液:c(Na+)+c(H+) =c(OH-) +c(HCO3-) +c(CO32-)
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c(Na+)=0.1 mol·L-1]: c(CH3COO-) =0.1 mol·L-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HCO3-的水解程度或电离程度均是很小的,A不正确,应该是c(Na+) >c(HCO3-) >c(OH-) >c(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 =c(OH-) +c(HCO3-) +2c(CO32-),因此选项BC 都是错误的;同样根据电荷守恒可知,D正确,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与重要的考点。试题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几个守恒关系,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并能结合同样灵活运用。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理由是(? )。
①热值高 ②燃烧时不污染环境? ③用于制取H2的水资源丰富? ④密度小,便于运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氢气的密度小,但氢气是气体且属于可燃性气体,不便于运输和储存,所以选项④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
点评: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说的,一般具有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等。常见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许多种。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9分)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的浓度。请回答在主要操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将1.70g含有少量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固体烧碱样品配制成200mL溶液。将0.20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滴定时,锥形瓶中加2—3滴?作为指示剂;滴定过程中,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旋转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视?
?时即为滴定终点。有关数据如下:

滴定序号
待测溶液体积(单位:mL)
所消耗盐酸体积(单位: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消耗盐酸体积
1
20.00
0.50
20.60
V(平)=
________
2
20.00
6.00
26.00
(2) 计算:测得NaOH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烧碱样品的纯度为?
(3)若该学生测定值偏大了,则引起测定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酸式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酸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碱液洗
D.酸式滴定管起始读数俯视,滴定后读数仰视
E.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中添加少量蒸馏水
F.取待测液时,碱式滴定管未用碱液洗
G.当指示剂局部变色时,停止滴定


参考答案:(9分)(1)酚酞或甲基橙?;?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当溶液突然由红色变为无色(或黄色变为橙色),且30秒后颜色不恢复;?(各1分,共3分)
(2)0.20 (0.2也给分)(1分)? 94.12%?(2分)?(3) A? B? D(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8分) 25℃时,若体积为VapH=a 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Vba=0.5b。则:
(1) a值可否等于3 (填“可”或“否”)?,其理由是?
(2) a值可否等于5(填“可”或“否”)?,其理由是?
(3)a 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1)否,a=0.5b时,若a=3,b=6,不合题意;
(2)可,若a=5,则b=10,强酸中c(H+)=10-5 ?mol·L-1,强碱中c(OH-)=10-4? mol·L-1,根据恰好中和可得10-5 mol·L-1Va=10-4 mol·L-1Vb,Va / Vb=10>1,符合。? (3) 14/3<a<7


本题解析:考查溶液pH计算。
(1)若a=3,则b=6,25℃是碱溶液的pH应该是大于7的,所以a不可能等于3。
(2)若a=5,则b=10,强酸中c(H+)=10-5 ?mol·L-1,强碱中c(OH-)=10-4? mol·L-1,根据恰好中和可得10-5 mol·L-1Va=10-4 mol·L-1Vb,Va / Vb=10 >1,所以符合条件。
(3)由于b<14,所以a<7。因为恰好反应,所以10-a mol·L-1Va=10b-14 mol·L-1Vb,解得Va / Vb=>1,解得a>14/3。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14/3<a<7。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