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水的电离平衡》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11-05 22:21: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8分)⑴ 现有0.1mol·l-1的纯碱溶液,试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其正确的操作                                                                    
⑵ 欲使0.1mol-1Na2CO3溶液中c(Na+)=2 c(CO32-),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加少量盐酸    B.加适量的KOH   C.加适量的水   D.加适量的NaOH
⑶ 为证明盐的水解是吸热的,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剂,加热后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B.乙同学:在盐酸中加入氨水,混合液温度上升,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C.丙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水温降低,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D.丁同学:在氨水加入氯化铵固体,溶液的pH变小,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⑷ 为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参考答案:(8分)(每空2分)
⑴ 把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溶液的pH
⑵ B
⑶ A 
⑷ 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纯碱溶液的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


本题解析:(2)Na2CO3溶液中由于CO32-水解,CO32-+H2OHCO3-+OH-,导致c(Na+)>2 c(CO32-)。故可以加KOH,抑制其水解,符合题意。但加盐酸将发生:CO32-+H+=HCO3-,破坏CO32-,不符合题意;同样,加水稀释会促进其水解,不符合题意;加适量的NaOH,虽然能抑制其水解,但同时增加了Na+,不会满足题意
(3)B:本质是发生了中和反应,有中和热的放出,导致温度升高
C:硝酸铵晶体溶于水,其溶解过程是吸热过程,导致水温降低
D:氨水加入氯化铵固体,是由于氨根离子的增多,抑制了氨水的电离,导致碱性减弱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现有浓度为1mol/L的五种溶液:①HCl,②H2SO4,③CH3COOH,④NH4Cl ⑤NaOH,由水电离出的C(H+)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④>③>①=⑤>②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③>④>⑤   
D.④>③>①>⑤>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15分)草酸镍晶体(NiC2O4·2H2O)可用于制镍催化剂,硫酸镍晶体(NiSO4·7H2O)主要用于电镀工业。某小组用废镍催化剂(成分为Al2O3、Ni、Fe、SiO2、CaO等)制备草酸镍晶体的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①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1计算)。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3+
1.1
3.2
Fe2+
5.8
8.8
Al3+
3.0
5.0
Ni2+
6.7
9.5
②Ksp(CaF2)=1.46×10-10,Ksp(CaC2O4)=2.34×10-9。

(1)“粉碎”的目的是            
(2)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在不同温度下对废镍催化剂进行“酸浸”,镍浸出率随时间变化如右图。“酸浸”的适宜温度与时间分别为         (填字母)。
a.30℃、30min
b.90℃、150min
c.70℃、120min
d.90℃、120min
(3)证明“沉镍”工序中Ni2+已经沉淀完全的实验步骤及现象是           
(4)将“沉镍”工序得到的混合物过滤,所得固体用乙醇洗涤、110 ℃下烘干,得草酸镍晶体。
①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②烘干温度不超过110℃的原因是
(5)由流程中的“浸出液”制备硫酸镍晶体的相关实验步骤如下:
第1步:取“浸出液”,   ,充分反应后过滤,以除去铁、铝元素;
第2步:向所得滤液中加入适量NH4F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X”;
第3步:   ,充分反应后过滤;
第4步:滤渣用稍过量硫酸充分溶解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硫酸镍晶体。
①请补充完整相关实验步骤(可选试剂:H2SO4溶液、NaOH溶液、HNO3溶液、H2O2溶液)。
②第2步中加入适量NH4F溶液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镍的浸出率
(2)C
(3)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H4)2C2O4溶液,若不再产生沉淀,则“沉镍”工序已经完成
(4)①洗去(NH4)2SO4杂质、便于烘干
②防止温度过高,草酸镍晶体失去结晶水或分解
(5)①第1步:(加适量H2SO4溶液,)加足量H2O2溶液,充分反应后用NaOH溶液调节溶液5.0≤pH<6.7;第3步:用NaOH溶液调节“溶液X”的pH≥9.5
②除去杂质Ca2+或CaSO4


本题解析:(1)粉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加快,同时提高镍的浸出率;
(2)由图中数据可知,当温度在70-90℃时,时间在120-150min时镍的浸出率最高,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分析,应该选择70℃,120min,故选择c;
(3)要证明沉镍工序中Ni2+已经沉淀完全,只需将溶液静置,取上层清夜,在上层清夜中,滴加草酸铵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若无沉淀,说明已经沉淀完全;
(4)①用乙醇清洗的目的是便于洗涤,便于烘干;
②加入氟化铵的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而使草酸镍晶体失水或者分解;
(5)由流程中的“浸出液”制备硫酸镍晶体的相关实验步骤如下:
第1步:取“浸出液”,加入适量硫酸和过量的双氧水,使二价铁完全转化为三价铁,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使Al3+和Fe3+完全沉淀,充分反应后过滤,以除去铁、铝元素; 第2步:向所得滤液中加入适量NH4F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X”;第3步: 用NaOH溶液调节“溶液X”的pH,充分反应后过滤; 第4步:滤渣用稍过量硫酸充分溶解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硫酸镍晶体。其中第2步加入适量NH4F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a2+或者硫酸钙。
考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实验的评价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醋酸钠,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D.将水加热,平衡逆向移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取浓度相同的Na0H和HCl溶液,以3∶2 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    )
A.0.01mol/L
B.0.017mol/L
C.0.05mol/L   
D.0.50mol/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pH的有关计算。根据题意氢氧化钠过量,反应后溶液中OH-的浓度为0.01mol/L。所以,解得c=0.05mol/L。答案是C。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