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水的电离平衡》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六)

时间:2017-11-05 22:17: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粒子中,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
A.CH3COOH
B.H+
C.OH-
D.N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常温下某强酸溶液pH=a,强碱溶液pH=b,已知a+b=12,酸碱溶液混合pH=7,则酸溶液体积V(酸)和碱溶液体积V(碱)的比值关系为                         
(2)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氢氧化钡;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盐酸,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3)已知100℃ KW=10-12,若将此温度下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的恒温,欲使混合溶液pH=7,则Ba(OH)2溶液与盐酸的体积之比为             


参考答案:(1) V(酸):V(碱)=1:100   (2) ②>③=④>①   (3)2:9


本题解析:(1)常温下某强酸溶液pH=a,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10-amol/L。强碱溶液pH=b,则溶液中OH-浓度是10b-14mol/L。已知酸碱溶液混合pH=7,则V(酸)×10-amol/L=V(碱)×10b-14mol/L。又因为a+b=12,所以V(酸):V(碱)=10a+b-14=10-2=1:100。
(2)氢氧化钡是二元强碱,则溶液中OH-浓度是0.2mol/L;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小于0.1mol/L;氢氧化钠是一元强碱,则溶液中OH-浓度是0.1mol/L;盐酸是一元强酸,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0.1mol/L。一元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或碱电离出的OH-抑制水的电离,且氢离子或OH-浓度越大,抑制程度越大。因此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③=④>①。
(3)已知100℃ KW=10-12,则此温度下pH=8的Ba(OH)2溶液中OH-浓度是10-4mol/L。pH=5的稀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10-5mol/L,如果混合后溶液的pH=7,这说明碱是过量的,所以有=10-5mol/L,解得V(碱):V(酸)=2:9。
考点:考查水的电离、溶液pH的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操作是(  )
A.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B.将水加热煮沸
C.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向水中加食盐晶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
若测得该试样所含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浓度如下表:

离子
H+
K+
Na+
NH4+
SO42-
NO3-
Cl-
浓度/mol·L-1
未测定
4×10-6
6×10-6
2×10-5
4×10-5
3×10-5
2×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试样的pH=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H2(g)+1/2O2(g)=H2O(g) △H=-241.8kJ·mol-1
C(s)+1/2O2(g)="CO" (g)       △H=-110.5kJ·mol-1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A.Ca(OH) 2   B.Na2CO3  C.CaCl2D.NaHSO3
(3)汽车尾气中有NOx和CO的生成及转化
① 若1mol空气含0.8molN2和0.2molO2,汽缸中的化学反应式为N2 (g)+O2(g)2NO(g) △H0
1300℃时将1mol空气放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汽车启动后,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其原因是           
②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x的污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③ 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
已知该反应的△H0,判断该设想能否实现并简述其依据:                   


参考答案:(1)PH=4
(2)①C(s)+H2O(g)=H2(g)+CO(g) △H=+131.3kJ/mol ②  A  B
(3)①4×10-6,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②2XCO+2NOX2XCO2+N2
③不能实现,因为该反应的△H>0,△S<0,所以△G>0


本题解析: (1)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的原理可得c(H+)+c(K+)+c(Na+)+c(NH4+)=2c(SO42-)+c(NO3-)+c(Cl-)。将各个数值代入上述式子可得c(H+)=1.0×10-4mol/L,所以pH=4;(2)① ②-①整理可得C(s)+H2O(g)=H2(g)+CO(g) △H=+131.3kJ/mol;②A.Ca(OH) 2+ SO2=CaSO3↓+H2O;正确。B.Na2CO3+ SO2=Na2SO3+ CO2。正确。C.CaCl2不反应,不能作吸收剂,错误。D.NaHSO3不反应,不能作吸收剂,错误。(3)①在反应开始时,n(N2)=0.8mol;n(O2)=0.2mol;n(NO)=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N2)=(0.8-4×10-4)mol
n(O2)=(0.2-4×10-4)mol; n(NO)= 8×10-4mol.假设气缸的容积为VL。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汽车启动后,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是因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②根据已知条件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反应方程式为:2XCO+2NOX 2XCO2+N2。③由于反应2CO(g)=2C(s)+O2(g)△H>0是个体系混乱程度减小的吸热反应。ΔH>0;△S<0,根据体系的自由能ΔG=ΔH-T·ΔS>0,.所以该设想不能实现。
考点:考查溶液的电荷守恒、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反应的自发性的判断的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浓度的碱溶液时,下列操作中会引起碱溶液浓度的测定值偏大的是
A.锥形瓶里溶液在滴定过程中溅出
B.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C.指示剂变色15 s后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便停止滴定
D.滴定管装液后尖嘴部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锥形瓶里溶液在滴定过程中溅出,导致待测液溶质减少,消耗标准液体积减小,浓度的测定值偏小,错误;B.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对测定结果无影响,错误;C.指示剂变色30 s后恢复为原来的颜色才停止滴定,15s后导致标准液消耗少了,浓度的测定值偏小,错误;D.滴定管装液后尖嘴部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导致末读数据读大了,标准液体积增大,测定值偏高,正确;选D。
考点: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