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无机非金属材料》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11-05 20:36: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水玻璃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加热蒸发,再高温灼烧,则最后所得的固体物质为(  )
A.Na2SiO3
B.SiO2与Na2CO3
C.SiO2
D.SiO2与NaHCO3



2、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提出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按时间先后依次是:道尔顿、卢瑟福、汤姆生、玻尔
B.氯气是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的
C.海水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因此碘被称为“海洋元素”
D.溴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



3、填空题  过氧化钙(CaO2)难溶于水,在常温下稳定,在潮湿空气及水中缓慢分解放出氧气,因而广泛应用于渔业、农业、环保等许多方面。下图是以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等为原料制取过氧化钙(CaO2)的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氨水调节pH至8——9的目的是?
(2)若测得滤液C中c(CO32-)=10-3mol/L,则Ca2+?(填“是”或“否”)沉淀完全。(已知c(Ca2+)≤10-5mol/L可视为沉淀完全;Ksp(CaCO3)=4.96×10-9)
(3)若在滤液C中,加入HNO3使溶液呈酸性以得到副产物NH4NO3,则酸化后溶液中,c(NH4+) ?c(NO3-)(填“≥”、“≤”、“<”、“>”或“=”)。
(4)在低温下,往过氧化氢浓溶液中投入无水氯化钙进行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调节溶液pH至9——11,才出现大量沉淀。用化学方程式和简要的文字解释需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9——11的原因?



4、选择题  二十一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氯、溴、碘
B.钠、镁、铝
C.烧碱、氢气
D.食盐、淡水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纤维、蔗糖、聚乙烯、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研制乙醇汽油(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技术,可以降低机动车辆尾气中有害气体排放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
D.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