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8:44:49
1、选择题 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实验室制H2的反应
B.实验室制CO2的反应
C.水的分解反应
D.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所以选项C正确,其余都是放热反应,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苯、溴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共平面
B.水加热至1000℃以上才分解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着氢键
C.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能使铝发生钝化,所以可以用铝槽罐车运输浓硫酸、浓硝酸
D.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结构中一定含有-CH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非化学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不影响化学性质,水在高温下难分解是化学性质,故B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被通电分解时,水分子内的化学键被破坏
B.一定条件下1molN2与3molH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可生成2molNH3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干冰气化时,没有破坏二氧化碳分子内的化学键
参考答案: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水被通电分解时,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水分子内的化学键被破坏,故A正确;
B、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故B错误;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遇到电解质溶液就形成原电池,加快铁的腐蚀,所以在接触处易生铁锈,故C正确;
D、干冰气化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由固态变为气态,物质没有变化,则干冰气化属物理变化,所以没有破坏二氧化碳分子内的化学键,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15分)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SO2和CO2等气体会造成环境问题。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等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 + 4NO2(g) =4NO(g) + CO2(g) + 2H2O(g) △H1=-574 kJ·mol-1
CH4(g) + 4NO(g) =2N2(g) + CO2(g) + 2H2O(g) △H2=-1160 kJ·mol-1
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脱碳。将CO2转化为甲醇:CO2(g)+3H2(g)
CH3OH(g)+H2O(g) △H3

①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回答:0~10 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min);第10 min后,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g)和1 mol H2O(g),则平衡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②取五份等体积的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的△H3 0(填“>”、“<”或“=”)。
(3)脱硫。利用Na2SO3溶液可脱除烟气中的SO2。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NaOH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本质原因就是旧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和新键形成所释放的能量不同
B.极性键就是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共价键
C.氢键是一种比较弱的化学键
D.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就是因为氢键的存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氢键不是化学键,仍然属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范畴,一般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不能影响分子的稳定性,选项C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化学键、氢键概念以及氢键对物质影响的熟悉沉淀,特别是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