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气体的净化、干燥、吸收与收集》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7-09-25 18:40: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写出实验室由苯和浓硝酸反应制取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反应。

(2)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存在哪些错误?请指正。
?
?
?
(3)水浴加热有哪些优点??
在试管中将两种浓酸混和的操作方法是?


参考答案:(14分)
(1)?取代反应?
(2)温度计应插入烧杯中的热水中?直导管不够长?试管不能碰到烧杯底部?
(3)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先取一定量的浓硝酸,然后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


本题解析:(1)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苯和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2)该反应是水浴加热,所以温度计应插入烧杯中的热水中,且试管不能碰到烧杯底部;苯易挥发,则直导管兼起冷凝和回流作用,显然直导管不够长。
(3)采用水浴加热能使受热均匀且便于控制温度;浓硫酸的密度大于硝酸的,且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在试管中将两种浓酸混和的操作方法是先取一定量的浓硝酸,然后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O2
B.H2
C.NO2
D.N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求气体不能与水反应且难溶于水,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点评:掌握气体收集方法的选取原理,记住典型气体的性质。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

(1)双氧水的结构式为:?;Ⅰ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是     (填化学式)。
(2)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A的化学式是        ,装置Ⅲ中A在        极区产生。
(4)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研究表明:若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较大,则气体产物中有Cl2,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Cl2的原因      ? 
(5)NaClO2变质可分解为NaClO3和NaCl。取等质量变质前后的NaClO2试样均配成溶液,分别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时,消耗Fe2+的物质的量   ?(填相同、不相同或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14分)(1)H-O-0-H? Na2SO3 (各2分)  
(2)2ClO2 + H2O2 + 2OH-= 2ClO2-+ O2↑+ 2H2O(2分)
(3)H2SO4   阳(2分)
(4)5NaClO2 + 4HCl =" 5NaCl" + 4ClO2↑+ 2H2O。 (2分) 
ClO2-+ 3Cl-+ 4H+ = 2Cl2+ 2H2O(2分)
(5)相同(2分)


本题解析:⑴H2O2中两个氧原子间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结构式为:H―O―O―H,反应I:2ClO3―+SO32―+2H+=2ClO2+SO42―+H2O,其中SO32―中S由+4价变成+6价,作还原剂,格答案为:H―O―O―H;Na2SO3 ;⑵从图中读出反应物为ClO2和H2O2,碱性条件,产物为NaClO2,ClO2作氧化剂,H2O2中氧由―1价变成―2,2ClO2 + H2O2 + 2OH-= 2ClO2-+ O2↑+ 2H2O,故答案:2ClO2 + H2O2 + 2OH-= 2ClO2-+ O2↑+ 2H2O;⑶Ⅲ阳极:2H2O―4e―=4H+ +O2↑,a为O2,阴极:4H2O+4e―=4OH―?+2H2↑,?b为H2, A的化学式是H2SO4, 装置Ⅲ中A在阳极区产生,答案:H2SO4、阳;⑷Cl―浓度大时,还原性增强,被生成的ClO2氧化,5NaClO2 + 4HCl =" 5NaCl" + 4ClO2↑+ 2H2O、ClO2-+ 3Cl-+ 4H+ = 2Cl2+ 2H2O。答案为:5NaClO2 + 4HCl =" 5NaCl" + 4ClO2↑+ 2H2O、ClO2-+ 3Cl-+ 4H+ = 2Cl2+ 2H2O;⑸ClO2―、ClO3―与Fe2+ 反应最终都变成Cl―,变质前后转移的电子数相同,反以消耗Fe2+的物质的量相同。答案:相同。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可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是(  )
A.NH3
B.Cl2
C.HCl
D.CO2


参考答案: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所以碱石灰是碱性物质,不能干燥酸性物质.
A.氨气是碱性气体,不和碱石灰反应,能用碱石灰干燥,故A正确;
B.Cl2是酸性气体,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B错误;
C.氯化氢属于酸性气体,能与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反应,所以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气体,能与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反应,所以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16分).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由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 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装置D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较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及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6)反应结束后,测得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mL,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参考答案:(1)⑤③④⑥⑦②①⑧(⑥、⑦可换位)
(2)大理石和盐酸
(3)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4)除去混在O2中未反应的CO2;吸收CO2中混有的HCl
(5)ac
(6)1.204×1021


本题解析:(1)实验意图应该是先制取CO2,然后除杂,再通入过氧化钠制O2,然后除去O2中的杂质,再测量O2的体积。所以,图中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⑤③④⑥⑦②①⑧(⑥、⑦可换位)
(2)装置C是CO2的发生装置,其中放入的反应物是大理石和盐酸
(3)水蒸气及二氧化碳气体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4)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混在O2中未反应的CO2;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CO2中混有的HCl
(5)为了较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故选ac
(6)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每有1molO2生成,则有2mol电子的转移,现在生成的氧气为0.001mol,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1.204×1021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