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7:49:34
1、选择题 某溶液含有①NO3-,②HCO3-,③SO32-,④CO32-,⑤SO42-等五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少量Na2O2固体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 ]
A.① ?
B.①④?
C.①③⑤ ?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的是
[ ? ]
A.CO2→H2CO3
B.SiO2→Na2SiO3
C.Na2O2→Na2CO3
D.SiO2→H2SiO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六种物质:①Na2O ②Na2O2?③NaCl?④Na2CO3溶液?⑤NaOH
⑥NaHCO3,其中不能与CO2反应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③⑥
D.⑤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氧化钠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CO2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但CO2和氯化钠、碳酸氢钠不反应,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知识的考查,属于常规性知识的考查。学生只需要记住它们的化学性质即可,学生不难得分。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是:第一,有氧气生成;第二,____________。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以验证第二条结论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中往试管内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取出试管,往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振荡后,红色褪去。为探究此现象,该小组同学查阅有关资料得知:Na2O2与H2O反应可生成H2O2,H2O2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Na2O2和足量H2O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有H2O2存在。现有Na2S溶液、KI溶液、红色布条等,请从中选择试剂,加以验证(只要求列出实验所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
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是放热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Na2O2
(2)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导管口p处,木条复燃?将导管q浸入水中,反应过程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3)硫化钠溶液?溶液变浑浊(或者:红色布条?布条褪色)
本题解析:(1)物质燃烧有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二是有氧气等助燃物质存在。由此进行分析可得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其中Na2O2是还原剂。
(2)该小题实质上是考查氧气的检验、气密性检查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的运用。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进导管口p处,木条复燃。将导管q浸入水中,反应过程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3)这是在限定范围内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可以有多组答案,如:硫化钠溶液,溶液变浑浊;红色布条,布条褪色。要注意的是,在氢氧化钠存在条件下检验过氧化氢,最好不要选用硫酸亚铁、碘化钾等作为试剂。
点评:重视从高中化学课本实验中选取命题素材,重视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考查探究能力是化学学科最有吸引力的话题之一。实验题,倾向于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倾向于把一些课本小实验重组成一个微型的研究课题,所以要提高解答化学实验题的得分率必须从课本中的基本实验入手。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生成NaOH的是
A.Na和H2O
B.Na2O2和H2O
C.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
D.Ca(OH)2溶液和NaCl溶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D中物质不反应,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同时兼顾学生能力的培养,难度不大,记住常见的化学反应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