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9-24 01:04: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浓氨水的是
A.AgCl
B.Cu(OH)2
C.AgOH
D.Fe(OH)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C项均可和氨水反应生成络合物:Ag(NH3)2+,而B项可生成Cu(NH3)42+,故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氢氧化镁固体在水中溶解,有下列平衡:Mg(OH)2(s)Mg2++ 2OH-,加入下列哪种固体物质可使
Mg(OH)2固体的质量减少
[? ]
A.Na2CO3
B.MgCl2
C.NH4Cl
D.NaC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14分]已知:I2+2+2I―。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物质
Cu(OH)2
Fe(OH)3
CuCl
CuI
Ksp
2.2×10-20
2.6×10-39
1.7×10-7
1.3×10-12
(1)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加入?调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2?2H2O晶体。
(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质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 mL。
①可选用___________作滴定指示荆,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4分)
(1)Cu(OH)2或Cu2(OH)2CO3
2.6×10-9 mol·L-1
(2)2CuCl2·2H2OCu(OH)2·CuCl2+2HCl+2H2O(主要产物写成Cu(OH)2、Cu(OH)Cl、CuO均可)
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水
(3)①淀粉溶液
蓝色褪去,放置一定时间后不复色
②2Cu2++4I-=2CuI↓+I2
③95%
(1)CuO (2)CuCl2+H2OCuO+2HCl↑CuCl2?2H2O晶体在HCl气流中加热脱水


本题解析:(1)调节溶液pH时不应该带入其它杂质,故可选择CuO或CuCO3等固体消耗溶液中的H+,使其pH升高;当溶液的pH=4时,c(H+)=1×10-4 mol/L,c(OH-)=1×10-10 mol/L,由Fe(OH)3的Ksp计算可得c(Fe3+)=Ksp/ c3(OH-) =2.6×10-39/1×10-30=2.6×10-9 mol/L。(2)由于CuCl2在加热过程中水解被促进,且生成的HCl又易挥发而脱离体系,造成水解完全,碱式氯化铜或氢氧化铜,以至于得到CuO固体,而不是CuCl2,2CuCl2·2H2OCu(OH)2·CuCl2+2HCl+2H2O;想得到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让CuCl2?2H2O晶体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水。(3)滴定前的处理过程中将发生下列反应:2Cu2++4I-=2CuI↓+I2,滴定过程中I2消失是滴定的终点,所以可选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滴定终点为:蓝色褪去,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颜色;从反应2Cu2++4I-=2CuI↓+I2,I2+2S2O32-=S4O62-+2I-,可知Cu2+~S2O32-,n(Cu2+)="0.100" mol/L×0.020 L=2×10-3 mol,m(CuCl2·2H2O) =2×10-3 mol×171 g/mol =0.342g,则试样中CuCl2·2H2O的含量为95%。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Ksp计算、滴定和物质制备。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过硼酸钠是一种优良的漂白剂,被广泛应用于洗衣粉、漂白粉、洗涤剂中.以硼砂(主要成为Na2B4O7)为原料生产过硼酸钠晶体的主要流程如下:
91考试网
(1)由Na2B4O7和NaOH反应制NaB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沉淀A中含有酸不溶物和氢氧化镁杂质,为了分离出氢氧化镁,在沉淀中加过量的酸,过滤得到含Mg2+的滤液,再在滤液加入碱使Mg2+形成氢氧化镁.若加碱前溶液中c(Mg2+)=0.056mol?L-1,那么需调节溶液的pH=______时,才开始出现沉淀.[已知25℃下Mg(OH)2的Ksp=5.6×10-12]
(3)已知纯品过硼酸钠晶体中各元素的物质的量比为:n(Na):n(B):n(H):n(O)=1:1:n:7.将制得的纯品样品在
70℃以上加热将逐步失去结晶水,测得纯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则T3时所得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书写简单计算过程)
91考试网
(4)若反应温度控制不当,所得的过硼酸钠晶体中将混有NaBO2,则产品中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参考答案:(1)根据已知可写出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
Na2B4O7+NaOH→NaBO2+?,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未知物为H2O,
配平后方程式为:Na2B4O7+2NaOH═4NaBO2+H2O,离子方程式为:
B4O72-+2OH-=4BO2-+H2O.
故答案为:B4O72-+2OH-=4BO2-+H2O.
(2)Mg2+沉淀的PH计算如下:Ksp═c(Mg2+)×c(OH-)2 ,设c(OH-)浓度为x,带入Ksp表达式得:
0.056×x2═5.6×10-12,解得x═1.0×10-5,C(H+)=1×10-14÷1.0×10-5═1×10-9,pH═9.故调节溶液的pH=9时,才开始出现沉淀.
故答案为:9.
(3)计算过程:T3时,nNa=(20.0g×23%)/23g.mol-1=0.2mol?
则30.8g样品中,nNa:nB:nH:nO=0.2:0.2:0.2n:1.4
有:0.2×23+0.2×11+0.2n+1.4×16=30.8
解出n=8,则原晶体为:NaBO3?4H2O.
进一步根据T3时所得晶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结晶水数目:23÷(23+11+48+18n)═0.23,解得n═1.
所以T3时所得晶体的化学式为NaBO3?H2O.
故答案为:NaBO3?H2O?
(4)比较化学式NaBO3?H2O、NaBO2 可知,NaBO2 中钠的质量分数大于NaBO3?H2O?中钠的质量分数.所以过硼酸钠晶体中混有NaBO2,则产品中钠的质量分升高.
故答案为:升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Ⅰ、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将1molNO2分解:2NO22NO+O2,达到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为0.5mol。平衡时O2的浓度是_______,NO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
Ⅱ、一定温度下,往0.1mol/L的ZnSO4溶液与0.1mol/L的CuSO4溶液中通H2S气体至沉淀不再产生则(填化学式)___________溶液的PH比较小。(ZnS?Ksp=1.6×10-24;?CuS?Ksp=1.3×10-36)
Ⅲ、虽然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一些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请从下列物质中找出它们_________
A.NaCl?B.Ca(OH)2?C.KNO3?D.CO2?E.油脂
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NH4)2CO3(s)=NH4HCO3(s)+NH3(g)?属于熵减小的反应
B. 一种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是熵增的过程
C. 吸热反应中,CaCO3(s)==CaO(s)+CO2(g)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D.?沉淀的转化未必一定是由Ksp大的物质朝Ksp小的物质转化?


参考答案:Ⅰ、0.125mol·L-1;40%
Ⅱ、CuSO4?
Ⅲ、?BD
?Ⅳ、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