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0:53:48
1、选择题 铜、锌用导线连接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当导线中有0.2 mol电子通过时,负极质量变化是(?)
A.增加6.5 g
B.减少6.5 g
C.减少5.6 g
D.增加5.6 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Cu、Zn、CuSO4溶液组成原电池时负极反应为Zn-2e-====Zn2+,即转移2 mol e-消耗65 g Zn。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金属(?)
A.铜
B.铁
C.铝
D.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式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我国大约在南北朝时就能铸造铜锌合金—黄铜。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得到的黄铜样品中铜的含量,称取20g样品研细后放置于烧杯中,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冷却,称得烧杯的总质量为69.8g。请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此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此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是67.5%,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8.6%
本题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得,反应所生成的氢气为:20g+50g -69.8g ="0.2g"
(1)设此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反应消耗H2SO4的质量为y,生成ZnSO4的质量为z
Zn +H2SO4=ZnSO4+H2↑
65? 98? 161? 2
x? y? z? 0.2g
65g/x=2g/0.2g;98g/y=2g/0.2g;161g/z=2g/0.2g
解得:x=6.5g? y=9.8g? z=16.1g
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20g -6.5g =13.5g
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3.5g÷20g×100%=67.5%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是:69.8g -13.5g =56.3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1g÷56.3g×100%=28.6%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物质氧化性的是
A.SO2漂白织物
B.氮气做储存粮食的保护气
C.食醋清洗水垢
D.次氯酸消毒餐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与有色有机物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A选项错误;氮气在常温下性质稳定,所含氮氮键很难破坏,因此难发生化学反应,不涉及化学变化,故B选项错误;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二者容易发生复分解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项错误;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用于消毒,故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防止禽流感疫情时,防疫部门使用了大量含氯类消毒剂,其中的氯胺是一种长效缓释有机氯消毒剂,有强氧化性,其杀菌能力是一般含氯消毒剂的4~5倍。下列有关氯胺(NH2Cl)的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氯胺的水解产物为NH2OH(羟胺)和HCl
B.氯胺一定条件下可与乙烯加成得H2NCH2CH2Cl
C.氯胺的消毒原理与漂白粉相似
D.氯胺的电子式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于NH2Cl有强氧化性,所以氯胺的水解可看作NH2—Cl和HO—H互相交换形成NH3和ClOH,将ClOH改写为HClO,A项不正确。显然NH2—Cl的消毒原理与漂白粉相似,C项正确。根据加成原理可知,在一定条件下由?NH2—Cl?形成的NH2—和Cl—可分别与乙烯分子中的两个不饱和碳原子相连得到H2N—CH2—CH2Cl,B项正确。由物质电子式的书写规则可知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