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0:46:44
1、实验题 (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其作用是?。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填字母)。
a. 水? b. 酸性KMnO4溶液? c. 浓溴水? d. 饱和NaHSO3溶液
(4)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②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填字母)。
a. 铁粉? b. BaCl2溶液? c. 银粉? d. Na2CO3溶液
参考答案:(12分)
(1) ?Cu+2H2SO4==CuSO4+SO2↑+2H2O?。
(2) ?NaOH溶液?,?吸收SO2尾气?。
(3) ?广口瓶B中液体被压入漏斗中?
?。?d.?。
(4)?①?反应变成稀硫酸后不与铜反应?。?②? a.? 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已知向品红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颜色加深。现将SO2缓慢通入稀品红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红色先加深后褪至无色
B.红色立刻褪去,溶液变为无色
C.红色加深,颜色不褪
D.红色既不加深也不褪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SO2通入品红溶液中使其褪色,这一结论同学们可谓烂熟于胸,但根据题给信息,当品红溶液的pH减小时,溶液的红色会加深,因此本题考查的内容有两点:一是SO2缓慢通入稀品红溶液中时先发生如下反应:SO2+H2O ?H2SO3,亚硫酸的生成和电离使溶液的pH减小,故溶液的红色应先加深;二是当SO2达到足够大的浓度时,与品红溶液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表现红色褪去。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12分)某同学为了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选用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
(1)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3)②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中两次用到品红溶液,它们的作用分别是A?、B?。
(5)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参考答案:(12分,每空2分)(1) C+ 2H2SO4(浓)CO2↑+ 2SO2↑+ 2H2O?
(2)检验反应生成的水蒸气?(3)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2
(4)检验生成的SO2气体;检验SO2是否除尽
(5)CO2 + Ca2+ + 2OH- = CaCO3↓+ H2O
本题解析:(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和氧化碳,方程式是C+ 2H2SO4(浓)CO2↑+ 2SO2↑+ 2H2O。
(2)无水硫酸铜易结合水蒸气,固体变成蓝色,用来经验水蒸气的存在。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能氧化SO2,因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2,以防止干扰CO2的检验。
(4)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第一次使用品红溶液是检验生成的SO2气体;而第二次使用品红溶液,则是检验SO2是否除尽的。
(5)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反应的方程式是CO2 + Ca2+ + 2OH- = CaCO3↓+ H2O。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灼烧绿矾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2(FeSO4·7H2O) Fe2O3+SO2↑+ SO3↑+ 14H2O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BaSO4生成
B.有BaSO3生成
C.同时有BaSO4和BaSO3生成
D.有SO3逸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进而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所以答案是A。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下列物质中,硫元素为+4价的是
A.H2S
B.SO2
C.S
D.H2SO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H2S?硫元素为-2价,B.SO2?硫元素为+4价
C.S?硫元素为0价? D.H2SO4 硫元素为+6价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