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0:42:41
1、选择题 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现有下列四个小实验,简要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①在紫色的KMnO4酸性稀溶液中,逐滴滴入过氧化氢溶液,溶液温度变化不大,但褪色速率越来越快
②将化学荧光棒[外层是塑料管放草酸二苯酯(还原剂)及发光颜料,内玻璃管中放入4%过氧化氢溶液]弯曲,内管断裂,液体混合,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③两根外形相同的铁棒和锡棒紧靠,放入稀硫酸中,发现一根棒的表面有气泡产生
④正在烧煤球的煤炉中,滴上几滴水,立刻串出火苗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反应生成的Mn2+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实验②中,该反应是太阳能转变为光能
C.实验③中,有气泡产生的棒是铁棒
D.实验④中,加入的水是反应的催化剂,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选项B不正确,应该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铁的金属性强于锡的,所以铁是负极,锡是正极,氢气在正极生成,选项C不正确;选项D正确,高温下水与碳反应生成氢气和CO,氢气和CO都是可以燃烧的,所以正确的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在由铜片、锌片和200 mL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若锌片只发生电化学腐蚀,当在铜片上放出3.36 L(标准状况)的氢气时,硫酸恰好用完,则:
(1)产生这些气体消耗的锌的质 量是多少?
(2)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3)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1)9.75 g? (2)0.3 mol? (3)0.75 mol/L
本题解析:(1)氢气的物质的量是3.36L÷22.4L/mol=0.15mol
则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Zn?+? H2SO4=ZnSO4+H2↑
1mol? 1mol? 1mol
0.15mol? 0.15mol? 0.15mol
所以消耗锌的质量是0.15mol×65g/mol=9.75mol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15mol×2=0.3mol
(3)原稀硫酸的浓度是0.15mol÷0.2L=0.75mol/L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原电池原理的了解、掌握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高空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低空臭氧是污染气体,对人体有危害
②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污染,废旧电池应作深埋处理
③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
④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更适合于在未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⑤回收制革工厂的边角皮料生产食用明胶,加工成医用胶囊或做食品增稠剂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高空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低空臭氧是污染气体,对人体有危害,正确;
②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会造成土壤污染,错误;③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正确;④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更适合于在未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应用,正确;⑤制革工厂的边角皮料有毒,不能食用,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装置中,明显有电流产生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