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0:39:16
1、选择题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 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中有一明显的错误,就是C选项中平衡常数增大,增大压强不可能使平衡常数增大。其他选项均为平衡中的基础计算和基础知识,关键是根据表中数据(0.1-0.05)∶(0.2-0.05) ∶(0.1-0)=1∶3∶2可推导出:X+3Y 2Z。
2Z。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是:N2(g)+3H2(g) 2NH3(g)? ΔH=-92.20 kJ·mol-1。
2NH3(g)? ΔH=-92.20 kJ·mol-1。
(1)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上述可逆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H3的同时生成3n mol H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H的同时生成n mol N≡N
③用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
④N2、H2、NH3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2)已知合成氨反应在某温度下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如下数据:
| 时间(h) 物质的量(mol) | 0 | 1 | 2 | 3 | 4 | 
| N2 | 1.50 | n1 | 1.20 | n3 | 1.00 | 
| H2 | 4.50 | 4.20 | 3.60 | n4 | 3.00 | 
| NH3 | 0 | 0.20 | N2 | 1.00 | 1.00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已知反应X (g)+Y (g)  ?n Z (g)?△H > 0,将X和Y以一定比例混合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改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n Z (g)?△H > 0,将X和Y以一定比例混合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改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方程式中n=1
B.1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升高温度
C.1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大压强
D.0~5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X)="0.08" mol·L-1·min-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进行到5min时X、Y和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X的浓度减少了2.0mol/L-1.6mol/L=0.4mol/L、Z的浓度增加了0.4mol/L,所以根据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n=1,A正确;B、10min时X、Y、Z的浓度均增大,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方应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因此改变的条件一定不是温度,B不正确;C、由于正方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因此根据图像可知改变的条件是缩小容器的容积,则1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大压强,C正确;D、0~5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X)=0.4mol/L÷5min=0.08 mol·L-1·min-1,D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某一恒容密闭容器内有可逆反应:A(g)+3B(g)
2C(g).该反应进行到一定限度后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物质A,同时生成3amol物质B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C.物质C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相等
D.物质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参考答案:A.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物质A,同时生成3amol物质B,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A错误;
B.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的密度都不发生变化,故B错误;
C.物质C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取决于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和反应的转化程度,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7分)经研究知Cu2+对H2O2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 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H2O2在MnO2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 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 (1分)?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 (1分) ?(2分)
?(2分)
(2) 分液漏斗(1分)?收集40 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2分)
本题解析:首先明确实验目的: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1)图甲:两试管中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分别滴入氯化铁、硫酸铜溶液,通过产生气泡的快慢即可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只改变催化剂);
氯离子中氯为-1价,有还原性,H2O2有氧化性,故Cl-和H2O2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排除Cl-的干扰;
(2)“收集40 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即通过计算分别用Fe3+、Cu2+催化时生成O2的速率,来定量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