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0:37:55
1、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的最高正价在数值上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
B.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
D.酸性:H2SO4>H2SiO3>H2CO3
参考答案:A、大多数元素的最高正价在数值上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但是氟元素只有负价没有正价,氧元素没有最高正价,故A错误;
B、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核内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强,越难失去电子,故B正确;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是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没有递变规律,故C错误;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C、Si的非金属性顺序:C>Si,所以酸性:H2SiO3<H2CO3,二者均是弱酸,但是硫酸是强酸,故酸性顺序为H2SO4>H2CO3>H2SiO3,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研究金属钾的性质.他们首先通过分析钾与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查阅有关资料,知道钾与钠属于同一类物质,在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钾排在钠的前面,钾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超氧化钾(KO2).
完成下列问题:
(1)钾的原子核外有19个电子,画出钾的原了结构示意图______
(2)预测钾的化学性质,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实验验证
①钾在氯气中燃烧______
②点燃钾剧烈燃烧______
③将小块钾投入冷水中______
(3)推测钾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是______?(填“游离态”或“化合态”)
(4)该小组研究钾的性质时用到了哪些主要方法:______
他们是按照怎样的程序来研究金属钾的性质的:______.
参考答案:(1)K的原子核内有19个质子,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故答案为:
;
(2)①钾在点燃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钾,反应的方程式为2K+Cl2?点燃?.?2KCl,
故答案为:2K+Cl2?点燃?.?2KCl;
②由题意可知,钾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超氧化钾(K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O2?点燃?.?KO2,
故答案为:K+O2?点燃?.?KO2;
③与Na相比较,K的金属性更强,更易与水反应生成KOH和氢气,反应更剧烈,反应的方程式为2K+2H2O=2KOH+H2↑,
故答案为:2K+2H2O=2KOH+H2↑;?
(3)钾性质活泼,易与氧气、水、氯气等剧烈反应,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故答案为:化合态;
(4)首先通过分析钾与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查阅有关资料,知道钾与钠属于同一类物质,在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然后预测性质并通过实验验证,通过实验现象,通过观分解释、整合,进而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观察钾的外观性质→预测钾的化学性质→实验与观察→分析、解释、整合、结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l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13C与15N的中子数分别为7、8,故A错误;
B.13C为原子,C60为单质,二者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15N与14N为质子数都是7,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则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中子数为15-7=8,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位素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构成及原子中的数量关系,较简单,熟悉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及判断可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元素周期表中前7个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周期表与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推测第八周期 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是
[? ]
A.18
B.32
C.50
D.6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有X、Y两种元素,已知
①其中X元素的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1价阴离子,Y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且Y的氧化物Y2O的摩尔质量为62g/mol;
②向X和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Z的水溶液中加入淀粉和氯水时,溶液呈蓝色。
(1)写出X、Y的元素名称:X___________,Y__________。
(2)若②中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204×1024,则参加反应的化合物Z的质量为________g。
参考答案:(1)X :碘;Y:钠
(2)300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