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0:13:09
1、选择题 如图所示,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A极质量增加,B极质量减少,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分别为
A. A是Zn,B是Cu,C是稀硫酸? B. A是Cu,B是Zn,C是稀硫酸
C. A是Fe,B是Ag,C是稀AgNO3溶液? D. A是Ag,B是Fe,C是稀AgNO3溶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题意电流表G发生偏转,说明形成了电流,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又A极质量增加,B极质量减少,即可得B电极为负极,A电极为正极;在原电池中通常负极的活动性比正极的活动性强,且负极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A错,该原电池装置中A极质量减少,B极质量不变;
B错,该原电池装置中A极质量不变,B极质量减少;
C错,该原电池装置中A极质量减少,B极质量增加;
D正确,其电极反应式为:A极(正极):2Ag++2e—= 2Ag,A极质量增加;B极(负极):Fe—2e—= Fe2+;B极质量减少;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某原电池的总反应是Zn +Cu2+=Zn2++ Cu,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电池的有关内容。从理论上讲,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本题中电极反应为:
正极:Cu2++2e-Cu
负极:Zn-2e-Zn2+
B正确。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完成下列反应:Zn+CuSO4=ZnSO4+Cu
①画出装置图:
②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各是什么?
③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______;负极:______.
(2)用锌片、铜片连接后浸入稀硫酸溶液中,构成了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锌片的质量减少了3.25克,铜表面析出了氢气______L(标准状况下).导线中通过______mol电子.
参考答案:(1)在原电池反应Zn+CuSO4=ZnSO4+Cu中,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Zn-2e-=Zn2+,较不活泼的金属如铜或碳棒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Cu2++2e-=Cu,电解质溶液为CuSO4,如用两个半电池的话,电解质溶液分别为
ZnSO4、CuSO4,可设计原电池为
,
故答案为:①
;
②负极为Zn,正极为Cu,电解质溶液分别为ZnSO4、CuSO4;
③正极反应为:Cu2++2e-=Cu;负极反应为:Zn-2e-=Zn2+;
(2)用锌片、铜片连接后浸入稀硫酸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
n(H2)=n(Zn)=3.25g62.5g/mol=0.05mol,
V(H2)=0.05mol×22.4L/mol=1.12L,
n(e-)=2n(Zn)=2×0.05mol=0.1mol,
故答案为:1.12;0.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
稀硫酸
B.
稀硫酸
C.
稀硫酸
D.
乙醇
参考答案:A、两电极材料不同,铁较活泼,能与稀硫酸反应,形成闭合回路,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A正确;
B、两电极材料相同,不能形成原电池,故B错误;
C、两电极材料不同,锌较活泼,能与稀硫酸反应,形成闭合回路,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C正确;
D、乙醇溶液不导电,不能形成原电池,故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试判断下列哪个装置中灯泡会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没有形成闭合回路,灯泡不会亮,故错;B、D项: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即没有电荷移动,灯泡不会亮,故错。故选C。
考点:原电池
点评:记住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是解题的关键,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闭合回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