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0:07:22
1、选择题  有关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有自范性
B.都是无色透明的
C.有各向异性
D.有固定熔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理由、结论及因果关系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理由 | 结论 | 
| A | 键能:N≡N>Cl-Cl | 单质沸点:N2>Cl2 | 
| B | 分子中可电离的H+个数:H2SO4>CH3COOH | 酸性:H2SO4>CH3COOH | 
| C | 元素的非金属性:N>P | 酸性:HNO3>H3PO4 | 
| D | 氧化性:Fe3+>Cu2+ | 还原性:Fe2+>Cu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子晶体的键能决定了它们的稳定性,而分子间作用力决定其溶沸点,错误;B、酸性的强弱与酸电离出H+的难易程度有关,与每个分子电离出H+个数无关,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正确;D、一般来说微粒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的得电子后的还原性微粒还原性就越弱,故Fe2+<Cu,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5分)有一种蓝色晶体,它的结构特征是Fe2+和Fe3+分别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而CN— 离子位于立方体的棱上。
(1)根据晶体结构特点,推出其化学式(用最简单整数示)______________ __。
(2)此粒子带何种电荷?用什么样的离子可与其结合成电中性的物质?写出此电中性物质的化学式(用M+表示)。?
(3)指出(2)中添加离子在晶体结构中的什么位置? 
参考答案:(5分,各1分)(1) [FeFe(CN)6] -?
(2)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可用Na+、K+、Rb+与之结合? MFeFe(CN)6? (3)M+在每一个立方体的体心上。
本题解析:(1)Fe2+、Fe3+占据立方体的互不相邻的顶点,则每个立方体上有4个Fe2+、4个Fe3+,根据晶体的空间结构特点,每个顶点上的粒子有1/8属于该立方体,则该立方体中有1/2个Fe2+、1/2个Fe3+,CN-位于立方体的棱上,棱上的微粒有1/4属于该立方体,该立方体中有3个CN-,所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FeFe(CN)6]-。
(2)此化学式带负电荷,所以应该均和阳离子才能成为电中性的物质。若结合M+形成中性粒子,此微粒化学式为MFeFe(CN)6。
(3)由于M+离子在晶胞中含有1个,所以在晶胞中的位置应该是在每一个立方体的体心上。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比较抽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晶胞中离子个数的计算原则和依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固体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晶体的自范性是指____,是晶体中粒子在____里呈现____的宏观表象。晶体的许多物理性质常常表现为____,晶体的熔点较____,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____;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____;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____。 
参考答案:晶体;非晶体;晶体在适应条件下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微观空间;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各向异性;固定;熔点;基本单元;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图表示一些晶体中的某些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金刚石的是(填编号字母,下同)______,其中每个碳原子与_______个碳原子最近且距离相等。金刚石属于_______晶体。
(2)代表石墨的是_______,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平均为_______个。
(3)代表NaCl的是_______,每个Na+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Na+有_______个。
(4)代表CsCl的是_______,它属于_______晶体,每个Cs+与_______个Cl-紧邻。
(5)代表干冰的是_______,它属于_______晶体,每个CO2分子与________个CO2分子紧邻。
(6)已知石墨中碳碳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碳碳键的键长短,则上述五种物质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4;原子 
(2)E;2 
(3)A;12 
(4)C;离子;8 
(5)B;分子;12 
(6)石墨>金刚石> NaCl> CsCl>干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