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0:00:58
1、选择题 下图为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已知硫酸钠晶体(Na2SO4·10H2O)在温度为T3 K 时开始分解为无水硫酸钠。现有142 g温度为T2 ?K的饱和硫酸钠溶液,当温度降为T1 K或升为T4 K(T4>T3)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则温度为T4 K时Na2SO4的溶解度为
A.小于40g
B.等于40g
C.等于42g
D.大于42g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图像易得:142g温度为T2 K的饱和硫酸钠溶液中,溶质有42g,水有100g
降到T1时,溶解度是40g,就是说有2gNa2SO4多余,但析出Na2SO4?10H2O质量肯定要大于2g(含结晶水);
而在T4时析出的晶体是无水硫酸钠,析出的Na2SO4质量大于2g。所以温度为T4 K时,100g水中所含Na2SO4的质量必定小于40g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 、K+、SO42-、HCO3-
B.Cu2+、K+、SO42-、NO3-
C.Na+、 K+、Cl-、 NO3-
D.Fe3+、K+、SO42-、C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1分)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1)有NaCl、CaCl2、AlCl3三种溶液,若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别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则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若生成的沉淀的质量相等,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分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_;所含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①0.5mol NH3?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③4℃9mL水?④0.2mol H3PO4
参考答案:(1)1:2:3(2分);6:3:2(2分)
(2)5:4 (2分)? 5:6(2分)
(3)①④③②(3分)
本题解析:(1)等物质的量的NaCl、CaCl2、AlCl3三种溶液中Cl-的量之比为1:2:3,因此产生AgCl沉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 。若生成的沉淀的质量相等,则其物质的量也相等,故所需的Cl-的量也相等,因此三种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 。
(2)设SO2和SO3的质量为m,则其物质的量分别为:。因此所含分子数之比为:
;所含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①所含的原子数为;②所含的原子数为
;③所含的原子数为
;④所含的原子数为
;因此所含的原子数大小关系为①>④>③>②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高考常考内容。只需掌握常见的计算公式,即可很好的解答此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学生在对四种透明溶液进行离子检验,检验出的结果如下,明显不正确的是( )
A.CO32-、OH-、Cl-、K+
B.Cu2+、NO3-、SO42-、Cl-
C.NH4+、Na+、OH-、Cl-
D.K+、CO32-、H+、Ba2+
参考答案: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
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
C.因NH4+、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不能大量共存,明显不正确,故C选;
D.CO32-、H+结合生成水和气体,CO32-、Ba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明显不正确,故D选;
故选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
A.常温下呈中性的溶液:Fe3+、Na+、Cl-、SO42-
B.1 mol/L的NaAlO2溶液:NH3?H2O、CO32-、K+、SiO32-
C.与铝单质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 Na+、K+、NO3-、Mg2+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溶液:HCO3-、NO3-、Na+、Mg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中,由于Fe3+水解呈碱性,不能在中性溶液存在,A项错。C项中,与铝单质能反应产生氢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Mg2+在碱性溶液中不存在,C项错。D项中,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而HCO3-与H+、OH-都不能共存,Mg2+与OH-不能共存,D项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