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分类》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9-23 23:57: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2012612日,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餐饮服务单位禁止使用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NaNO2)不仅是致癌物质,而且摄入0.2~0.5 g即可引起食物中毒,3 g可致死。关于亚硝酸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钠属于钠盐
B.亚硝酸钠易溶于水
C.亚硝酸钠的试剂瓶上应该贴有的标志如右图所示
D.亚硝酸钠属于硝酸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亚硝酸钠既属于钠盐也属于亚硝酸盐,钠盐均溶于水,3 g可致死说明是有毒物质。故选D
点评: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之一.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以K、Na、H、O、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②、④、⑥、⑩后面.

物质类别含氧酸氧化物氢化物
化学式
①H2SO4
②______
③NaOH
④______
⑤Na2SO4
⑥______
⑦SO2
⑧SO3
⑨NH3
⑩______


参考答案:S、N为非金属元素,对应的含氧酸有H2SO4、H2SO3或HNO3 ,K、Na为活泼金属元素,对应的碱有NaOH和KOH,形成的盐为含氧酸盐,有Na2SO4、K2SO3或K2SO4,氢化物有NH3、H2S,
故答案为:②H2SO3或HNO3 ;④KOH;⑥K2SO3或K2SO4;⑩H2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通过初中和高中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你认为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B.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均难溶解于水
C.易溶解于汽油、苯、四氯化碳的物质就是有机化合物
D.有机物组成元素较少,而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其原因之一就是具有同分异构现象


参考答案:A.碳酸钙、二氧化碳含碳元素,但是无机物,故A错误;
B.有的有机化合物易溶于水,如乙醇,故B错误;
C.易溶解于汽油、苯、四氯化碳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如溴单质,故C错误;
D.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可以是双键,可以是单间,可以是叁键),且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成键,可以成碳链,可以成碳环,此外含碳的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这些是自然界中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通过复习 总结,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A.Na2O、NaOH、Na2CO3、NaCl、Na2SO4、Na2O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
B.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而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
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并伴有能量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就一定没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也没有能量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氯化钠中没有氧元素,不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A不正确;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如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B正确;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同种化合价也可以对应几种氧化物,如NO2、N2O4等,C不正确;物理变化也可能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有能量变化,如氯化铵溶于水,有离子键的断裂,同时吸热,D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下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图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氮原子。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从微观的角度去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都含有氧元素
(2)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而氮气分子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3)2CO+2NON2+2CO2 15∶22
(4)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本题解析:本题用模型来模拟化学反应,不但直观,而且形象。既能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每两个一氧化氮分子和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氮气分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