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3 23:40:21
1、选择题 下列说法违反科学原理的是( )
A.为了消除腆缺乏症,可以采用在食盐中加人少量碘酸钾的方法
B.闪电时,空气中的N2发生的变化可称为氮的固定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在二氧化硫转化成三氧化硫的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可提高S02的转化率
参考答案:A、碘酸钾可以为人体补充碘元素,为了消除腆缺乏症,可以采用在食盐中加人少量腆酸钾的方法,符合科学原理,故A错误;
B、闪电时,空气中的N2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该过程称为氮的固定,符合科学原理,故B错误;
C、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存在形式,放在空气中能迅速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快速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从而降雨的目的,符合科学原理,故C错误;
D、在二氧化硫转化成三氧化硫的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提高S02的转化率,不符合科学原理,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起反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得到如下结果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t1=75s ②t2>200>t3 ③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锌的质量mG>mF>mB
A.①
B.①②
C.只有②
D.全部正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叫煤化工。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
C(s)+H2O(g) CO(g)+H2(g)?ΔH=" +131.3" kJ?mol-1,
①该反应在常温下?自发进行(填“能”与“不能”);
②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下同)。?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c.c(CO)=c(H2)? d.密闭容器的容积不再改变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
CO | H2O | H2 | CO | |||
1 | 650 | 4 | 2 | 1.6 | 2.4 | 6 |
2 | 900 | 2 | 1 | 0.4 | 1.6 | 3 |
3 | 900 | a | b | c | d | t |
参考答案:(1)① 不能(3分)? ② b、 d?(2分)
(2)① 0.13mol/(L?min)(3分)? ② 放(2分)? 0.17 (3分)
③ a="2b" 且b>1(或a=2b且 a>2)?(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已知碳酸钙的分解①CaCO3(s)==CaO(s)+CO2(g)仅在高温下自发;氯酸钾的分解②2KClO3(s)==2KCl(s)+3O2(g)在任何温度下都自发,下面有几组焓变数据,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H1=-178.32kJ·mol-1 △H2=-78.3kJ·mol-1
B.△H1=178.32kJ·mol-1 △H2=-78.3kJ·mol-1
C.△H1=-178.32kJ·mol-1 △H2=78.3kJ·mol-1
D.△H1=178.32kJ·mol-1 △H2=78.3kJ·mol-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G=△H-T·△S可知,如果仅在高温自发,则说明△H1>0,△S1>0;任何温度均自发,则说明△H2<0,△S2>0,所以答案选B。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四个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
试管 | 温度 |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 催化剂 |
A | 常温 | 3% | —— |
B | 常温 | 6% | —— |
C | 水浴加热 | 3% | —— |
D | 水浴加热 | 6% | MnO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