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3 23:30:09
1、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且能达到相应实验预期目的的是
[? ]
A.制取少量蒸馏水 
B.用铜和浓硝酸制取少量NO2
C.证明氧化性:Cl2>Br2>I2
D.制取HCl且除去多余的气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从a口进气可收集Cl2、NO2等气体
B.
在海带提碘实验中用于灼烧海带
C.
可用于吸收氨气能够防止倒吸
D.
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参考答案:A.氯气和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应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a应该是出气口,b是进气口,故A错误;
B.灼烧海带要用坩埚,防止碘元素的损失,故B正确;
C.有缓冲装置的能防止倒吸,该装置中没有缓冲装置,所以不能防止倒吸,可以将苯换为四氯化碳,故C错误;
D.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的方法,互溶且沸点不同的液体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制氧气,请问答:
(1)用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该装置还可制取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气体,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收集该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检验该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参考答案:(1)使用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反应发生装置应选装置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可选装置C;另外,氧气不溶于水,也可利用排水法收集,故可选择装置E,故答案为:A、E(A、C);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是“液+固 常温型”实验装置,故选B装置;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实验室中利用“固(碳酸钙)+液(稀盐酸) 气”装置,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微溶于水,比空气重,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故答案为:B;CaCO3+2HCl=CaCl2+H2O+CO2↑;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
[? ]
A.分离CCl4和水 
B.酸碱中和滴定 
C.吸收HCl尾气 
D.中和热的测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装置甲:防止铁钉生锈
B.装置乙:萃取碘水中的碘
C.装置丙: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D.装置丁:海水蒸馏得淡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