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整理《新型材料》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9-23 22:58: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生活等关系密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发展水平的标志
B.减少燃煤的使用可以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C.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D.35%—60%甲醛溶液俗称为福尔马林,具有很好的防腐杀菌效果,可用来浸泡海产品来起到保鲜效果[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福尔马林具有很好的防腐杀菌效果,但对人体有害不能用来浸泡海产品来起到保鲜效果。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2010年11月广州亚运会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B.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的无能为力
C.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烟火,叫焰色反应,节日所放的烟火所产生的色彩依据的就是金属的这个性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制备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我们学习化学的目的就是更好的服务社会,化学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应用、环境问题等方面大显身手,目前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并不是化学的无能为力,而是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环境的治理正是需要化学的作用;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都是形成酸雨的物质
B.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能达到保鲜的目的
C.金属锂是最轻的金属,且活动性强,是制造电池的理想物质
D.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放是造成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酸雨的形成主要和氮的氧化物及硫的氧化物有关,CO2不能形成酸雨,主要是形成温室效应,选项A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废电池深埋,减少污染
B.食品保鲜膜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C.甲醛是常见的室内污染物
D.水泥即使长时间存放也不会变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将废电池深埋,会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A不正确;食品保鲜膜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B不正确;水泥长时间存放会变质,D不正确,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注重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训练。该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8分)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请回答:
(1)家用铁锅用水清洗后放置一段时间,出现红棕色的锈斑。此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填序号)。 
① 铁元素被氧化?② 铁元素被还原? ③ 铁元素由+3价转化为+2价?
为防止铁锅生锈,将其洗净后,可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__?__(填序号)。
① 擦干? ② 放在潮湿的地方
(2)抗酸药物的作用是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某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写出碳酸氢钠
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若此抗酸药每片
含碳酸氢钠0.40 g,取此药一片研碎后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精确到0.01)。


参考答案:(1)②,③。①。(2)HCO3- + H+ = H2O + CO2↑? 0.11


本题解析:(1)生铁主要是发生电化学腐蚀,铁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①③是可以发生的,②不可能;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所以为防止铁锅生锈,将其洗净后,可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擦干,答案选①。
(2)碳酸氢钠是酸式盐,能和酸反应,方程式是HCO3- + H+ = H2O + CO2↑。0.4g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是0.4g÷84g/mol=0.00476mol,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00476mol×22.4L/mol=0.11L。
点评: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可以判断钢铁的电化学腐蚀。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