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3 22:38:50
1、选择题 将足量的BaCO3粉末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充分溶解至溶液饱和,各溶液中Ba2+的浓度最小的为(?)
A.10 mL 0.2 mol/LNa2CO3溶液
B.40 mL水
C.50 mL 0.01 mol/L 氯化钡溶液
D.100 mL 0.01 mol/L盐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碳酸钡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BaCO3(s)
Ba2++(aq)+CO32-(aq),所以溶液中CO32-浓度越大,Ba2+的浓度就越小,所以选项A正确,答案选A。
点评:外界条件对溶解平衡的影响,主要是依据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已知Ag2SO4的Ksp为2.0×10-5,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 mol/L)。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 mL ?0.020 mol/L Na2SO4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向盛有1 mL 0.1 mol/L Mg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1滴约0.05mL)2mol/L 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静置。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白色沉淀转变为红褐色沉淀?因为开始生成的白色沉淀Mg(OH)2 存在溶解平衡Mg(OH)2(s)
Mg2+(aq)+2OH—(aq),滴入的FeCl3溶液电离的Fe3+与溶解平衡产生的OH—反应生成溶度积更小(或更难溶)的Fe(OH)3,使Mg(OH)2的溶解平衡继续向右移动,直至Mg(OH)2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
本题解析:滴加NaOH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由于
<
,因此沉淀会转化为
。
点评:本题考查沉淀的溶解平衡,需特别注意沉淀的转化中遵循“向更难溶的沉淀转化的方向进行,即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牙齿表面覆盖的牙釉质是人体中最坚硬的部分,起着保护牙齿的作用,其主要成分为羟基磷酸钙[Ca5(PO4)3OH].在牙齿表面存在着如下平衡:Ca5(PO4)3OH(s)?5Ca2+(aq)+3PO43-(aq)+OH-(aq)Ksp=6.8×10-37mol9?L-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残留在牙齿上的糖发酵会产生H+,经常吃糖易造成龋齿
B.由上述平衡可知,小孩长牙时要少吃糖多补钙
C.若减小OH-的浓度,上述平衡将向右移动,Ksp的值相应增大
D.使用含氟牙膏能防止龋齿,是因为Ca5(PO4)3OH(s)转化为更难溶的Ca5(PO4)3F(s)[Ca5(PO4)3F(s)的Ksp=2.8×10-61mol9?L-9]
参考答案:A、残留在牙齿上的糖发酵会产生H+,和沉淀溶解平衡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促进平衡正向进行,保护牙齿的羟基磷酸钙溶解,易造成龋齿,故A正确;
B、Ca5(PO4)3OH(s)?5Ca2+(aq)+3PO43-(aq)+OH-(aq) 依据平衡可知,增大钙离子浓度 会使平衡左移,防止保护牙齿的羟基磷酸钙溶解,故B正确;
C、沉淀溶剂平衡的溶度积只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变化,故C错误;
D、羟基磷酸钙的Ksp小于氟磷酸钙,两种物质阴阳离子比相同,证明氟磷酸钙更难溶解,能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已知锌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铝及其化合物相似。如图,横坐标为溶液的pH,纵坐标为Zn2+离子或
[Zn(OH)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Zn2+离子浓度为10-5mol·L-1时,Zn2+离子已沉淀完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往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Zn2++4OH-=[Zn(OH)4]2-
B.从图中数据计算可得Zn(OH)2的溶度积Ksp=10-17
C.某废液中含Zn2+离子,沉淀Zn2+离子可以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8~12
D.向1L 1 mol·L-1ZnCl2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至pH=6,需NaOH 0.2mo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