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3 22:24:10
1、选择题 已知甲、乙、丙、丁代表四种纯净物。甲(g)+2乙(g)丙(g)+丁(g),△H=-akJ/mol(a>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能量一定大于丙的能量
B.该反应不需要加热
C.1mol甲与2mol乙总能量高于1mol丙和1mol丁总能量
D.该反应表示:1mol甲与2mol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放出热量为akJ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题意,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它只表示反应物1mol甲与2mol乙总能量高于生成物1mol丙和1mol丁总能量,并不能表示甲的能量一定大于丙的能量,所以A错误,C正确;好多的放热反应也必须先加热才能进行,所以B错误;该反应方程式,表示1mol甲(g)与2mol乙(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态丙和气态丁时放热量为akJ,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只提供1mol甲(g)与2mol乙(g)并不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akJ。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15分)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SO2和CO2等气体会造成环境问题。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等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 + 4NO2(g) =4NO(g) + CO2(g) + 2H2O(g) △H1=-574 kJ·mol-1
CH4(g) + 4NO(g) =2N2(g) + CO2(g) + 2H2O(g) △H2=-1160 kJ·mol-1
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脱碳。将CO2转化为甲醇:CO2(g)+3H2(g) CH3OH(g)+H2O(g) △H3
①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回答:0~10 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min);第10 min后,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g)和1 mol H2O(g),则平衡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②取五份等体积的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的△H3 0(填“>”、“<”或“=”)。
(3)脱硫。利用Na2SO3溶液可脱除烟气中的SO2。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NaOH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填空题 (6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测得,5g甲醇(CH3OH)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已知稀溶液中,1 mol H2SO4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时,放出114.6 kJ热量,写出表示H2SO4与NaOH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反应的焓变:
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
②C(s)+O2(g) =CO2(g)?△H2=-393.5kJ/mol?
③2 H2(g)+O2(g) =2H2O(l) △H3=-285.8kJ/mol
试计算反应2C(s)+2H2(g)+O2(g) =CH3COOH(l)的焓变ΔH=?
参考答案:(1)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8kJ/mol
(2)1/2H2SO4(aq)+NaOH(aq)===1/2Na2SO4(aq)+H2O(l) ?ΔH=-57.3 kJ/mol
(3)ΔH=-202.5KJ/mol
本题解析: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反应热的计算。
(1)5g甲醇(CH3OH)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kJ的热量,则2mol甲醇燃烧放出的热量是?,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
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8kJ/mol。
(2)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ΔH=-114.6 kJ/mol。
(3)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2+③-1即得到2C(s)+2H2(g)+O2(g) =CH3COOH(l),所以反应热是-393.5kJ/mol×2-285.8kJ/mol+870.3kJ/mol=-202.5KJ/mol。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反应:Cr2O72-+3SO32-+aH+=2Cr3++3Y+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是SO42-
B.a=8
C.Cr2O72-被氧化成Cr3+
D.生成1molCr3+时转移的电子数是3×6.02×102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因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Y为SO42-,然后利用电荷守恒可确定a,利用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及化合价的变化计算转移的电子数.
解答:Cr2O72-+3SO32-+aH+=2Cr3++3Y+4H2O中,Cr2O72-→2Cr3+,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Y为SO42-,故A正确;
B.反应后电荷为0,则由电荷守恒可知,a=8,故B正确;
C.因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r2O72-被还原成Cr3+,故C错误;
D.Cr元素由+6价降低为+3价,则生成1molCr3+时转移的电子数是1mol×(6-3)×NA=3×6.02×1023,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反应中电子守恒及电荷守恒、常见的元素的化合价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2014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理综化学试卷)
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
若测得该试样所含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浓度如下表:
离子 | H+ | K+ | Na+ | NH4+ | SO42- | NO3- | Cl- |
浓度/mol·L-1 | 未测定 | 4×10-6 | 6×10-6 | 2×10-5 | 4×10-5 | 3×10-5 | 2×10-5 |
参考答案:(1)PH=4
(2)①C(s)+H2O(g)=H2(g)+CO(g) △H=+131.3kJ/mol ② A B
(3)①4×10-6,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②2XCO+2NOX2XCO2+N2
③不能实现,因为该反应的△H>0,△S<0,所以△G>0
本题解析:
(1)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的原理可得c(H+)+c(K+)+c(Na+)+c(NH4+)=2c(SO42-)+c(NO3-)+c(Cl-)。将各个数值代入上述式子可得c(H+)=1.0×10-4mol/L,所以pH=4;(2)① ②-①整理可得C(s)+H2O(g)=H2(g)+CO(g) △H=+131.3kJ/mol;②A.Ca(OH) 2+ SO2=CaSO3↓+H2O;正确。B.Na2CO3+ SO2=Na2SO3+ CO2。正确。C.CaCl2不反应,不能作吸收剂,错误。D.NaHSO3不反应,不能作吸收剂,错误。(3)①在反应开始时,n(N2)=0.8mol;n(O2)=0.2mol;n(NO)=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N2)=(0.8-4×10-4)mol
n(O2)=(0.2-4×10-4)mol; n(NO)= 8×10-4mol.假设气缸的容积为VL。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汽车启动后,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是因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②根据已知条件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反应方程式为:2XCO+2NOX
2XCO2+N2。③由于反应2CO(g)=2C(s)+O2(g)△H>0是个体系混乱程度减小的吸热反应。ΔH>0;△S<0,根据体系的自由能ΔG=ΔH-T·ΔS>0,.所以该设想不能实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