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26 02:55: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8分)欲配制100mL 0.2mol/L的Na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 (2分)根据计算,所需的NaOH的质量为?,NaOH固体应放在?中称量。(2) (3分)以下是实验操作步骤,请排出正确的操作顺序:
①称取所需质量的NaOH
②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内
③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全部移入容量瓶中,摇匀
④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入蒸馏水至刻度
⑤仔细地把蒸馏水注入容量瓶中,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处
⑥塞上瓶塞。反复摇匀
⑦将称取的NaOH置于烧杯内,加适量蒸馏水,搅拌溶解后冷却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3) (3分)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填选项代号)
A.NaOH放在纸上称量,且出现潮解现象
B.配制前容量瓶内已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时仰视
D.NaOH溶液未经冷却就转移到容量瓶中去
E.转移溶液时部分溶液溅出容量瓶外


参考答案:(1)(2分)0.8g?小烧杯。(2)(3分)①⑦②③⑤④⑥(3) (3分) ACE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18分)
硫酸铜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工原料.某课外兴趣小组将适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装置如题29图I、图Ⅱ所示),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并同时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1)怎样检查图I装置的气密性?
(2)图I中分液漏斗内装的液体是?
(3)图Ⅱ是图Ⅰ的改进装置,与图I相比,图Ⅱ装置的明显优点是?
??,(可不答满).
(4)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测定胆矾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时.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加热前质量
加热后质量
m1(容器)
m2(容器+晶体)
m3(容器+无水CuSO4)
5.4g
7.9g
6.8g
?
①为完成测定,题29图Ⅲ中还缺少的仪器名称是?

②判断样品已恒重的方法是?
③测定所得胆矾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次。
④课外兴趣小组的测定结果x值(与相比?(填“偏高”、“偏低”、“不变”),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序号)
a.加热温度过高? b.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
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胆矾晶体部分风化


参考答案:
(1)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气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微热烧瓶,导气管中有气泡产生,停止微热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好.?(3分)
(2)浓硝酸?(2分)
(3)防止倒吸,(1分)有害气体能被完全吸收(1分)
(4)①坩埚钳、干燥器、玻璃棒(写出药匙、研钵不算错)?(3分)
②再次加热冷却称量,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lg?(2分)
③4?(2分)
④偏高,(2分)? a?(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验证Cu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产生NO。其实验流程图如下:

(1)测定硝酸的物质的量?
反应结束后,从下图B装置中所得100mL溶液中取出25?.00mL溶液,用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前后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右上图所示。在B容器中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mol。?

(2)测定NO的体积?
①从上图所示的装置中,你认为应选用___________装置进行Cu与浓硝酸反应实验,选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
②选用上图所示仪器组合一套可用来完成实验并测定生成NO体积的装置,其合理的连接顺序是(填各导管口编号)_______________。 ?
③在测定NO的体积时,若量筒中水的液面比集气瓶的液面要低,此时应将量筒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下降”或“升高”),以保证量筒中的液面与集气瓶中的液面持平。?
(3)气体成分分析:若实验测得NO的体积为112.0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Cu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NO产生,作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4)实验前,用托盘天平称取的铜片至少应为____________g。


参考答案:(1)0.008?
(2)A ;因为A装置可以通N2装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防止反应生成的NO被装置内空气中O2?
②123547?
③升高
(3)有 ;因为NO2与水反应生成的NO 的体积小于收集到的NO 的体积(89.6mL<112.0mL )
(4)0.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是否相同?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3中的电极反应式。
铝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墨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4中的铝作正极还是负极?写出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实验5中电流指针偏向铝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在原电池中金属铝作正极还是作负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不同
(2)负极;2Al-6e-==2Al3+;正极;6H++6e-==3H2↑
(3)负极;电池总反应式:2Al+2NaOH+6H2O==2Na[Al(OH)4]+3H2↑
(4)由于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反以锌为负极
(5)与另一种材料的活泼性、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以及电解质溶液的氧化性强弱等因素有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