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硝酸》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8-26 02:40: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关于硫酸和硝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B.稀硫酸能按水的组成比脱去蔗糖中的氢、氧元索
C.浓硫酸或浓硝酸都能与铝反应,所以常温下二者都不能用铝制容器盛装
D.硝酸和硫酸分别与金属反应时,N和S元素的化台价一定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某化学实验小组将适量浓硝酸分多次滴加到足量铜粉和足量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过滤、蒸发、结晶来制得硫酸铜晶体(装置如图1、2所示).
91考试网
(1)写出圆底烧瓶中开始阶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把浓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的目的是______
(3)图2是图1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______.


参考答案:(1)加入硝酸的目的因为稀硫酸不与铜反应,而硝酸可以把铜氧化成铜离子,生成硫酸铜,浓硝酸分多次目的转移电子数更多即生成一氧化氮,故答案为:3Cu+2HNO3+3H2SO4?△?.?3CuSO4+2NO↑+4H2O;2NO+O2=2NO2;
(2)因浓硝酸进行稀释,变成稀硝酸,多次加入,硝酸根离子全部变成NO,
故答案为:确保HNO3作氧化剂产物尽量是CuSO4不产生Cu(NO3)2;?
(3)因二氧化氮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要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防止烧杯中NaOH溶液倒吸到烧瓶中,使NOX充分被吸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实验室在贮存浓硝酸时,通常是将浓硝酸盛放在棕色瓶里,并存放在黑暗且温度低的地方,其原因是: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实验室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______塞,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参考答案: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4HNO3△或光照.4NO2↑+2H2O+O2↑,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氢氧化钠可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而使玻璃塞打不开,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保存氢氧化钠应用橡皮塞,
故答案为:浓硝酸受热或见光会分解;4HNO3△或光照.4NO2↑+2H2O+O2↑;磨口玻璃;SiO2+2NaOH=Na2SiO3+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实验室用铜制取硫酸铜,将适量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
(1)为了节约原料,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最佳为______;为了吸收该反应中产生的尾气,请选择下列中合适的装置______.
91考试网
(2)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设计:
第一组:以空气为氧化剂法
方案1:以空气为氧化剂.将铜粉在仪器B中反复灼烧,使铜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方案2: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反应液中加少量FeSO4,即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完全后,加物质甲调节pH,铁元素全部沉淀(一般认为铁离子的浓度下降到10-5mol?L-1,就认为沉淀完全),然后过滤、浓缩、结晶.
已知:Ksp[Cu((OH)2]≈10-22,Ksp[Fe((OH)2]≈10-16,Ksp[Fe((OH)3]≈10-38
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开始加入的铜粉为3.2g,最后所得溶液为500mL,溶液中含有铁元素0.005mol.
①方案1中的B仪器名称是______.
②为了使铁元素全部沉淀,应调节pH至少为______.
③方案2中甲物质可选用的是______.
A、CaO?B、NaOH?C、CuCO3?D、Cu2(OH)2CO3?E、Fe2(SO4)3
④反应中加入少量FeSO4可加速铜的氧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
第二组: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法
将3.2g铜丝放到45mL?1.5mol?L-1的稀硫酸中,控温在50℃.加入18mL?10%的H2O2,反应0.5h,升温到60℃,持续反应1h后,过滤、蒸发浓缩、减压抽滤等,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CuSO4?5H2O?10.5g.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⑤反应时温度控制在50℃~60℃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
⑥本实验CuSO4?5H2O的产率为______.


参考答案:(1)验室用铜制取硫酸铜,将适量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依据离子反应实质,氢离子是硝酸和硫酸共同提供,氢离子分析可知最佳比为6:2,所以硫酸和硝酸物质的量之比最佳为3:2;吸收该反应中产生的尾气氮的氧化物需要通入氧气混合后通入氢氧化钠溶液被完全吸收;
A、一氧化氮不能被氢氧化钠吸收,故A错误;
B、空气和一氧化氮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被吸收,故B正确;
C、空气未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氮不能再溶液中和氧气反应杯氢氧化钠吸收,故C错误;
D、气体都未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不能被吸收,故D错误;
故答案为:3:2;B;
(2)①固体在空气中灼烧需要高温应在坩埚内完成,故答案为:坩埚;?
②Ksp[Fe((OH)3]≈10-38 ,依据沉淀溶解平衡可知,c(Fe3+)×c3(OH-)=10-38,一般认为铁离子的浓度下降到10-5mol?L-1,
c(OH-)=10-11mol/L,c(H+)=10-3mol/L,pH=3,故答案为:3;?
③除杂的原则,保证不引入杂质,加入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都能能和酸反应提高溶液PH,但不引进新的杂质,加入CaO、NaOH、Fe2(SO4)3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得不到纯净的硫酸铜晶体,故答案为:CD;
④反应中加入少量FeSO4可加速铜的氧化,亚铁离子酸性溶液中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溶解铜生成氯化铁和氯化铜,反应的两种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 2Fe3++Cu═2Fe2++Cu2+,故答案为:4Fe2++O2+4H+═4Fe3++2H2O,2Fe3++Cu═2Fe2++Cu2+;
⑤过氧化氢不稳定,温度过高易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答案为:防止双氧水分解;
⑥设3.2g铜生成五水硫酸铜的质量为xg,根据铜原子守恒得铜和五水硫酸铜的关系式为:
Cu→CuSO4?5H2O
64g? 250g
3.2g? xg
所以x=12.5
理论上生成CuSO4?5H2O 12.5克,故产率为10.6g12.5g×100%=84.8%,
故答案为:84.8%.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定性检验SO32-,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
B.为了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其酸化
C.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D.配制FeCl2溶液时通常加少量HNO3酸化,减小其水解程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