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物质的分类》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26 02:33: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10分)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右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 
(2)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只需填一种)

物质类别



氧化物
化学式
①HCl
?
?
④Ba(OH)2
⑤Na2CO3
?
⑦CO2
⑧Na2O2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离子方程式?
(4)呼吸面具中用⑧作为O2来源的反应原理为(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10分)(1)树状分类法 (2)②H2SO4 ③NaOH?⑥K2CO3(合理即可)?(4分)
(3)2OH—+ CO2? ===? CO32—+ H2O?(2分)
(4)2Na2O2+2CO2===2Na2CO3+O2?(2分)
2Na2O2+2H2O===4NaOH+O2↑?(2分)


本题解析:(1)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根据图示可知,该分类方法是树状分类法。
(2)②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所以属于酸的可以是硝酸、硫酸、碳酸或醋酸等。
③溶于水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碱,因此可以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
⑥由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或NH4+构成的化合物是盐,因此可以是碳酸钠,硝酸钠、硫酸钠等。
(3)CO2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即得到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OH—+ CO2? ===? CO32—+ H2O。
(4)过氧化钠能吸收CO2和水蒸气,生成氧气,因此可用作氧气的来源,反应的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合适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空格内:
①NO2和N2O4        ②12C和14C?   ③?


⑥甲烷与丙烷? ⑦乙醇(CH3CH2OH)和乙二醇(HO—CH2—CH2—OH)
注意:以上七组物质,不一定是每组物质都能找到对应填空
⑴互为同位素的是     ;⑵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⑶互为同系物的是      ;⑷同一种物质的是        


参考答案:(8分)(各2分)?②、④、⑥、⑤


本题解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所以互为同位素的是②;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同一类物质互为同系物,则互为同系物是⑥;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④中两种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结构和性质完全相同的是同一种物质,则选项⑤中是同一种物质。
点评: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几种概念的含义,特别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判断依据,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发散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荔枝酿酒和空气液化制取氮气的过程中都只发生物理变化;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电解质;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④⑦
C.③⑤⑥
D.①⑤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粗盐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酸雨中含有亚硫酸、硫酸和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正确;②空气液化制取氮气的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而荔枝酿酒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错误;③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它们都是纯净物,但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错误;④不锈钢是铁的合金,目前使用的硬币有铜镍合金和不锈钢,都属于合金,正确;⑤盐酸和食醋都属于混合物,错误;⑥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是碱,纯碱是碳酸钠不是碱而是盐,错误;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正确;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键等三位科学家因在发现和研究各种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杰出贡献而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绿色荧光蛋白属于
[? ]
A.单质
B.有机物
C.氧化物
D.无机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物质所含元素种类,将物质分为单质、化合物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得失,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物质在反应中得电子数的多少,将氧化剂分为强氧化剂和弱强氧化剂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②不正确;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的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③不正确;氧化性的强弱与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系,而与电子的多少无关系,④不正确,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物质的分类标准,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