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6 00:58:09
1、选择题 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且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根据反应(1)→(4),可以判断下列4个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正确顺序是( )
⑴Cl2+2KI=2KCl+I2; ⑵2FeCl2+Cl2=2FeCl3;
⑶2FeCl3+2HI=2FeCl2+2HCl+I2,⑷H2S+I2=S+2HI;
A.S>I2>Fe3+>Cl2
B.Cl2>Fe3+>I2>S
C.Fe3+>Cl2>S>I2
D.Cl2>I2>Fe3+>S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各物质的氧化性强弱。(1)Cl2+2KI=2KCl+I2,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I2,Cl2的氧化性大于I2的氧化性;(2)2FeCl2+Cl2="2" FeCl3,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FeCl3,所以Cl2的氧化性大于FeCl3的氧化性;(3)2FeCl3+2HI=2FeCl2+2HCl+I2,氧化剂是FeCl3,氧化产物是I2,FeCl3的氧化性大于I2的氧化性;(4)H2S+I2=S↓+2HI,氧化剂是I2,氧化产物是S,I2的氧化性大于S的氧化性;各物质的氧化性大小顺序为:Cl2>Fe3+>I2>S,选B。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提出问题:Fe3+、Br2谁的氧化性更强?
(2)提出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因为含有?(填化学式,下同)。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因为含有?。
(3)设计实验并验证: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供选用的试剂:
a.酚酞试液? b.四氯化碳? c.无水酒精? d.硫氰化钾溶液
请你在下列表格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 | 选用试剂 | 实验现象 |
方案1 | ? | ? |
方案2 | ? | ? |
参考答案:(2)①Br2 ②Fe3+
(3)d 溶液呈血红色 b CCl4层呈无色
(4)①2Fe2++Br2=2Fe3++2Br- ②1.2 mol·L-1
本题解析:(2)①若氧化性Fe3+>Br2,则Br2不能氧化Fe2+,故溶液呈黄色是加入的Br2的颜色。②若氧化性Br2>Fe3+,则Br2能将Fe2+氧化成Fe3+,故溶液呈黄色是因为生成的Fe3+显黄色。(4)②氧化性Br2>Fe3+,则还原性Fe2+>Br-,Cl2通入FeBr2溶液中先与Fe2+反应,若Cl2还有剩余再与Br-发生反应。现有的Br-被氧化成Br2,故Fe2+全部被氧化成Fe3+。n(Cl2)=0.10 mol,得电子0.20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应有:n(Fe2+)+
n(Br-)=0.20 mol,又因为n(Br-)=2n(Fe2+),则n(FeBr2)=0.12 mol,c(FeBr2)=1.2 mol·L-1。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已知:①向KClO3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NaI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③说明KI被氧化
B.实验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实验①证明Cl—具有还原性
D.上述实证明氧化性:ClO3—>Cl2>I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反应①为;反应②为
;所以
A错,实验③为实验②中生成的碘单质使淀粉KI试纸变蓝,KI并没有被氧化;B正确,实验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正确实验①证明Cl—具有还原性;D正确氧化性:ClO3—>Cl2>I2;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已知:①2BrO3-+Cl2===Br2+2ClO3-;②5Cl2+I2+6H2O===2HIO3+10HCl; ③ClO3-+5Cl-+6H+===
3Cl2↑+3H2O。下列物质按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Cl2>BrO3->ClO3->IO3-
B.BrO3->ClO3->Cl2>IO3-
C.ClO3->BrO3->IO3->Cl2
D.BrO3->Cl2>ClO3->IO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