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6 00:29:46
1、选择题 标准状况下,往100 mL 0.1 mol·L-1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 )
A.0.224 L
B.0.336 L
C.0.448 L
D.0.672 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Fe2+的还原性强于Br-,所以Cl2先氧化Fe2+,再氧化Br-。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时则Fe2+完全被氧化。失电子数为0.01mol+0.02mol×50%=0.02mol,所以得电子数为0.02mo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氯气的体积为0.224 L。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点评:本题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
A.NaOH
B.SiO2
C.Fe
D.H2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四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①NaHCO3、②NH4HCO3、③Cu(NO3)2、④KNO3,各取1摩在高温下(100℃以上)加热完全分解,得到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变化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变成臭氧
B.加热胆矾成白色无水硫酸铜
C.漂白的草帽久置空气中变黄
D.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硫酸镁产生沉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正确答案:D
A.化学变化,有新物质臭氧产生;
B.化学变化,加热胆矾分解成白色无水硫酸铜和水
C.化学变化,漂白的草帽久置空气中变黄,生成的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分解。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1)微粒X2-核外有18个电子,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由1H216O与2H217O所代表的物质中,共有?种元素,?种原子,16O、17O的关系为?。
(3)已知:碳元素有12C、13C、14C;氧元素有16O、17O、18O,则它们能够形成?种CO2分子。
参考答案:(1)⑵2,4,同位素? ⑶? 18?;
本题解析:(1)X2-核外有18个电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该微粒的质子数为16;(2)同种元素用同一符号表示,不同的核素表示不同的原子;(3)CO2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碳、氧均有三种核素,两个氧原子可为同一核素,也可为不同核素,故总共有18种组合。
点评:对化学用语的考查是高考必考知识点,难度不大,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