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6 00:24:15
1、选择题 为了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为?
A.浓硫酸
B.稀HNO3
C.NaOH溶液
D.浓HNO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常温下浓HNO3可溶解铜而使Al钝化;浓硫酸在加热时会与铜反应,但加热时与Al也会发生反应。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观察能否恢复原色 验证SO2漂白的可逆性 B. 将氯水加入淀粉KI溶液中 验证Cl的非金属性比I强 C. 把铁块和铜块用导线连接插入浓硝酸中 组成原电池验证Fe比Cu活泼 D. 加热氯化铵和碘单质的固体混合物 分离除去碘单质 |
分离与提纯的原则和要求:
(1)选择分离与提纯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①不增:指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减:指应尽可能减少被分离与提纯的物质的损失。
③易分离:指如果使用试剂除去杂质时,要求反应后的产物跟被提纯的物质容易分离。
④易复原:指分离物或被提纯的物质都要容易复原。
(2)分离与提纯操作过程应遵循“三必须”
①除杂质试剂必须过量;
②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过量试剂会带人新的杂质);
③除杂途径必须选最佳。
常见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1)物质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试题ID | 试题题文 |
---|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A项,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是发生了化学反应:Br2+2H2O+SO2==2HBr+H2SO4,此反应不可逆,加热恢溴水不可恢复原色,不能用来验证SO2漂白的可逆性,A项不正确。将氯水加入淀粉KI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2KI=2KCl+I2,其中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I2,得Cl2的氧化性比I2强,所以Cl的非金属性比I强,B正确。C项中的铁块插入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做正极,Cu做负极,该原电池不能验证Fe比Cu活泼,C不正确。
碘单质易升华,加热不能分离除去,D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属于过滤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 mol H2SO4?、y mol?AgNO3溶液。据此得知原混合液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
A.(y-2x)/a
B.(y-x)/a
C.(2y-2x)/a
D.(2y-4x)/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反应的有关方程式是Ba2++SO42-=BaSO4↓、Ag++Cl-=AgCl↓。所有溶液中Ba2+的物质的量是x mol、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y mol。则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可知,每一份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是(y-2x)mol,所以氯化钠的总的物质的量是2(y-2x)mol,因此氯化钠的浓度是2(y-2x)mol÷a L,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容易错选A,这是由于忽略了溶液是均分2等份而导致的,所以准确的审清题目要求,也是成功的关键。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欲从溴水中提取溴单质,应进行的操作是
[? ]
A.萃取
B.蒸馏
C.先萃取后分液,后进行蒸馏
D.萃取分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