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6 00:22:25
1、选择题 实验室配制0.20 mol/L NaOH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在烧杯中溶解后直接转移到容量瓶
B.洗涤烧杯后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容量瓶中
C.缓缓地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发现液面降低,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不正确,应该冷却后再转移;C不正确,定容时需要胶头滴管;D不正确,不能再加水,否则浓度偏低,答案选B。
点评:该题属于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根据配制的原理和要求,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 A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
| B |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 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 HB酸性比HA强 |
| C | 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 | 未出现淡黄色沉淀 | 溴乙烷未发生水解 |
| D | 向1mL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Y,加热 |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 Y中不含有醛基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不能排除SO32-离子的干扰,错误;B中等体积等PH值,弱酸中在反应过程中氢离子浓度较大,反应速率快,正确;C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溶液呈碱性,会和硝酸银发生反应,正确操作方法加硝酸中和后,再滴加AgNO3溶液,错误;D向1mL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由于NaOH溶液较少溶液呈酸性,必须是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呈碱性才能氧化酫基,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保存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单质铝可敞口保存于空气中
B.硅酸钠溶液放在带玻璃塞的无色试剂瓶里
C.少量金属钠可存放在煤油里
D.浓硝酸放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硅酸钠溶液具有粘性,应存放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中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装置①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B.装置②验证Na和水反应放热
C.装置③比较KMnO4、Cl2、S的氧化性强弱
D.装置④加热烧杯,分离SiO2和NH4C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装置①中应该用分液漏斗,不正确;装置②中反应中有热量变化,则U型管中红墨水的液面会发生变化,正确;装置③高锰酸钾溶液能把盐酸氧化生成氯气,氯气又能氧化硫化钠,可以证明,C正确;装置④,在加热的条件下,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在圆底烧瓶的底部又重新结合生成氯化铵,正确,因此答案选A。
点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所以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Na2SO3 + S
?Na2S2O3,常温下溶液中析出晶体为Na2S2O3?5H2O。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Na2S2O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Ⅰ.现按如下方法制备Na2S2O3·5H2O:
将硫化钠和碳酸钠按反应要求比例一并放入三颈烧瓶中,注入15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在分液漏斗中,注入浓盐酸,在装置2中加入亚硫酸钠固体,并按下图安装好装置。
(1)仪器2的名称为?,
装置6中可放入?。
A.BaCl2溶液
B.浓H2SO4
C.酸性KMnO4溶液
D.NaOH溶液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入浓盐酸使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较均匀的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并用磁力搅拌器搅动并加热,反应原理为:
①Na2CO3+SO2 =Na2SO3+CO2?
②Na2S+SO2+H2O=Na2SO3+H2S
③2H2S+SO2=3S↓+2H2O?
④Na2SO3+S
Na2S2O3
总反应为:2Na2S+Na2CO3+4SO2= 3Na2S2O3+CO2
随着二氧化硫气体的通入,看到溶液中有大量浅黄色固体析出,继续通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约半小时。当溶液中pH接近或不小于7时,即可停止通气和加热。溶液PH要控制不小于7理由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分离Na2S2O3·5H2O并标定溶液的浓度:
(1)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操作①为?,操作②是抽滤洗涤干燥,其中洗涤操作是用
?(填试剂)作洗涤剂。
(2)蒸发浓缩滤液直至溶液呈微黄色浑浊为止,蒸发时为什么要控制温度不宜过高
?
(3)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置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
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294g/mol)0.5880克。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
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14H+=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
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三次消耗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
的浓度为??mol/L。
参考答案:(15分) Ⅰ.(1)蒸馏烧瓶(1分),CD(2分,选对一个1个1分,答错不给分)
(2)S2O32-+2H+=S↓+SO2↑+H2O(2分)
Ⅱ.(1)趁热过滤(2分,写过滤得1分),乙醇(1分) (2)温度过高会导致析出的晶体分解(2分)
(3)溶液由蓝色恰好变成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2分)0.2000(3分)
本题解析:Ⅰ.(1)根据仪器的构造可知,仪器2的名称为蒸馏烧瓶;由于实验中有SO2生成,而SO2是大气污染物,不能随意排放,需要尾气处理。随意装置6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SO2是酸性氧化物,且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答案选CD。
(2)因为在酸性条件下,硫代硫酸钠易生成SO2、S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2O32-+2H+=S↓+SO2↑+H2O。
Ⅱ.(1)由于硫代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操作I应该是趁热过滤;;Na2S2O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所以为防止洗涤损失硫代硫酸钠,应该用乙醇作洗涤剂。
(2)由于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所以蒸发时要控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温度过高会导致析出的晶体分解。
(3)由于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由蓝色恰好变成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K2Cr2O7~3I2~6 Na2S2O3
1mol? 6mol
×0.5880g÷294g/mol? c×0.02000L
解得c=0.2000mol/L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