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17:14:14
1、选择题 实验室制取1 mL乙酸乙酯后,沿壁器加入0.5 mL紫色石蕊试液,这时石蕊试液将存在于饱和碳酸钠层和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对可能出现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液体分两层,石蕊层仍为紫色,有机层呈无色
B.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蓝、紫、红色
C.石蕊层有两层,上层为紫色,下层为蓝色
D.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红、紫、蓝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乙酸密度小于水的,而乙酸显酸性,所以上层显红色。碳酸钠在最下面,显碱性,遇石蕊试液显蓝色,中间是紫色的石蕊试液,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用如图装置制取少量某无色非金属氧化物气体,则锥形瓶X内的药品应是(? )
A.铜和稀硝酸
B.铜和浓硝酸
C.碳酸钙与稀硫酸
D.亚硫酸钠和浓硫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B项,NO2不是无色气体;C项,制取CO2不能用稀硫酸;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现有:淀粉溶液、蛋清、葡萄糖溶液,区别它们时,下列试剂和对应现象依次是(?)试剂:①新制Cu(OH)2?
?②碘水?③浓硝酸
现象:a. 变蓝色? b. 砖红色沉淀? c. 变黄色
A.②-a、①-c、③-b
B.③-a、②-c、①-b
C.②-a、③-c、①-b
D.②-c、③-a、①-b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二茂铁(结构如图)是一个典型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实验室常用氯化亚铁和环戊二烯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反应原理为:FeCl2+2C5H6+2KOH→Fe(C5H5)2+2KCl+2H2O
二茂铁的熔点为172~173℃,在100℃开始升华。能溶于乙醚、二甲亚砜等非极性溶剂 ,不溶于水,对碱和非氧化性酸稳定。制备的步骤如下:
步骤1.在150mL的三颈瓶中加入25g细粉末状KOH和60mL无水乙醚,通入氮气并搅拌约10分钟使之尽可能溶解,然后加入5.5 mL环戊二烯,再搅拌10分钟。
步骤2. 向烧杯中加入25 mL二甲亚砜和6.5g新制的无水氯化亚铁,微热至40℃并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加入滴液漏斗中。
步骤3. 按图所示的装置装配好仪器,打开滴液漏斗的活塞,缓慢将氯化亚铁等加入三颈瓶中,并继续搅拌1小时。
步骤4. 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倒入100mL 18%的盐酸溶液,将烧杯放在冰浴中冷却,搅拌约10分钟,使结晶完全。
步骤5. 抽滤,将获得的产品以冷水洗涤2~3次,低温风干得到粗制的二茂铁。
(1)步骤1中通入N2的目的可能是?。
(2)步骤2中,滴液漏斗侧边的玻璃导管的作用是?。
(3)实验装置中,冷凝管通水,水应从?口进(选填a或b)。
(4)步骤4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盐酸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步骤5用冷水洗涤是因为?,因此可采用?的方法,进一步提纯二茂铁。
参考答案:(每空2分,共12分)
(1)排出三颈瓶内的空气
(2)均衡漏斗内压强,便于液体放出(3)b
(4)H+ + OH- = H2O
(5)二茂铁易于升华?加热升华
本题解析:用氮气赶空气,滴液漏斗侧边的玻璃导管的作用是排出三颈瓶内的空气。冷凝管应该下进上出。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盐酸中发生中和反应,用冷水洗涤是因为二茂铁易于升华,用加热升华的方法提纯二茂铁。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实验室需配制一种强酸溶液500mL,c(H+)=2mol/L,下列配制方法可行的是
A.取100mL5mol/LH2SO4,加入400mL水
B.取200mL5mol/LHCl,加水稀释至500mL
C.取100 mL5mol/LH2SO4,加500mL水稀释
D.取100 mL5mol/LHNO3,加水稀释至500m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