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16:49:36
1、选择题 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氦气在同温同压下具有相同的
A.体积
B.原子数
C.质量数
D.中子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据此解答;
B、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C、氢气的质量数为2,氦的质量数为4;
D、氢气分子中不含中子.
解答:A、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则体积相同,故A正确;
B、氢气是双原子分子,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二者含有的原子数目之比为2:1,故B错误;
C、物质的量相同,二者分子数目相同,氢气的质量数为2,氦的质量数为4,二者质量数不相同,故C错误;
D、氢气分子中不含中子,二者含有的中子数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等,比较基础,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已知溶解结晶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在一定温度时,往500mL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硫酸铜晶体(CuSO4?5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C.溶液的质量也不改变
D.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不变,溶液的溶解度以及溶质的浓度均不会发生变化.
解答:A、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只和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A正确;
B、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浓度是不变的,故B错误;
C、如果加入的是无水硫酸铜,那么溶液中部分水会被吸收,导致溶液质量减小,因此导致溶质析出,质量减小.但是如果加的是五水合硫酸铜就不会有这个问题,故C正确;
D、在饱和情况下继续加溶质就不会影响饱和度了,溶液还是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饱和溶液的概念和内涵,注意深刻理解所学的概念,灵活运用.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的分馏
B.白磷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红磷
C.NaCl溶液导电时发生的变化
D.Na2CO3?10H2O在干燥的空气中风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石油的分馏是根据各物质沸点的不同来实现物质分离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过程,故A正确;
B、白磷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红磷属于化学变化过程,故B错误;
C、NaCl溶液导电时,发生了电离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风化是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较简单.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能直接实现下列物质间转化的元素是
单质氧化物
酸或碱
盐.
①C?②S?③P?④Si?⑤Na?⑥Ca?⑦Cu?⑧Al.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①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可以和碱反应;
②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亚硫酸,可以和碱反应;
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磷酸,磷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
④二氧化硅不能与水反应;
⑤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⑥钙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
⑦金属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溶于水;
⑧氧化铝与水不反应.
解答:①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故①正确;
②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亚硫酸,亚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故②正确;
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磷酸,磷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磷酸钠等盐,故③正确;
④二氧化硅不能与水反应,可以用硅酸钠与酸反应得到硅酸,故④错误;
⑤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故⑤正确;
⑥钙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故⑥正确;
⑦金属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但氧化铜不溶于水,故⑦错误;
⑧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但氧化铝与水不反应,故⑧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性质是关键,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化学工作者从反应RH+Cl2(g)RCl(l)+HCl(g)受启发,提出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盐酸.这一设想已成为现实.试指出从上述反应产物中得到盐酸可能用到的最佳分离方法是
A.蒸馏法
B.水洗分液法
C.升华法
D.有机溶剂萃取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由反应RH+Cl2(g)RCl(l)+HCl(g)可知,生成物为RCl和HCl,利用它们的溶解性来分析.
解答:因RCl不溶于水,而HCl易溶于水,可用水洗分液法分离,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分离的方法,熟记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所在,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