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16:49:14
1、简答题 2FeCl3+Cu=2FeCl2+CuCl2
根据此反应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
(1)负极材料是______,(2)正极材料是______,(3)电解质溶液是______;
(4)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5)负极发生______反应.
参考答案:(1)该电池反应中,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选发生氧化反应的金属单质作负极,所以选铜作负极.
故答案为:铜片;
(2)选不如负极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可用石墨作正极.
故答案为:石墨;
(3)选发生还原反应的电解质溶液作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该反应中氯化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选氯化铁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故答案为:FeCl3溶液;
(4)正极上三价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
故答案为:Fe3++e-═Fe2+;
(5)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氧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空气的极发生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2)在电池工作过程中,O2-向_______移动,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有1mol丁烷参加反应,理论上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还原 (2)负极;C4H10+13O2--26e-=4CO2+5H2O (3)6.5mol
本题解析:(1)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阴离子则向负极移动。空气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所以空气在正极通入,发生还原反应。
(2)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在电池工作过程中,O2-向负极移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丁烷在负极通入,由于电解质是熔融态,则负极反应式为C4H10+13O2--26e-=4CO2+5H2O。
(3)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4H10+13O2=8CO2+10H2O,所以每有1mol丁烷参加反应,理论上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3mol÷2=6.5mol。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Ca+2Cl-- 2e-CaCl2
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C.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 gPb
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正极上应是PbSO4发生还原反应,生成Pb,A项错误;放电过程中Li+向正极移动,B项错误;由电池总反应式可知,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05 mol Pb,质量为10.35 g,C项错误;常温下,电解质不是熔融态,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因此连接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e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负极反应:2H++2e-=H2↑
C.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解pH均不变
D.工作一段时间后,NaCl溶液中c(Cl-)增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14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解答以下问题
(1)已知: ①CO(g)+2H2(g) CH3OH(g) △Hl= -91kJ·mol-l
②2CH3OH(g) CH3OCH3(g)+H2O(g) △H2= -24 kJ·mol-l ③CO(g) +H2O(g)
CO2(g)+H2(g) △H3= -41 kJ·mol-l
且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依次为K1、K2、K3 则反应 3CO(g) +3H2(g) CH3OCH3(g) +CO2(g) △H= .
化学平衡常数K= (用含K1、K2、K3的代数式表示)。
(2)一定条件下,若将体积比为1:2的CO和H2气体通入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3CO(g) +3H2(g) CH3OCH3(g) +CO2(g),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 CO和H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d.CO的消耗速度等于CO2的生成速率
(3)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下,将x mol.L-l的氨水与y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显中性,则c(NH4+)____c(Cl-)(填“>”、“<”、“=”);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
(4)科学家发明了使NH3直接用于燃料电池的方法,其装置用铂黑作电极、加入电解质溶液中,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NH3。其电池反应式为:4NH3+3O2 = 2N2+6H2O,电解质溶液应显 (填“酸性”、“中性”、“碱性”),
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
参考答案:(每空2分,共14分)
(1)-247KJ·mol-1 K12·K2·K3
(2)a·c
(3) = K= mol·L-1
(4)碱性 O2+2H2O+4e-=4OH-
本题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得3CO(g) +3H2(g) CH3OCH3(g) +CO2(g) △H=①×2+②+③=△Hl×2+△H2+△H3=-247KJ·mol-1,平衡常数K= K12·K2·K3
(2)a、容器体积固定,3CO(g) +3H2(g) CH3OCH3(g) +CO2(g)是反应前后气体压强发生改变的可逆反应,所以体系压强保持不变时达平衡状态,正确;b、容器体积固定,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作为平衡状态到达的标志,错误;c、反应开始时,CO和H2的物质的量一直减少,当CO和H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不再减少时证明已达平衡状态,正确;d、CO的消耗速率任何状态都不等于CO2的生成速率,错误,答案选ac;
(3)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盐酸与氨水混合后的溶液显中性,则c(H+)=c(OH-),c(Cl-)+ c(OH-)=c(NH4+)+c(H+),所以c(Cl-)=c(NH4+);在25℃下,中性溶液中c(H+)= c(OH-)=1×10-7mol/L,若盐酸与氨水的浓度相等,则等体积混合后生成氯化铵溶液显酸性,而实际溶液显中性,说明氨水的浓度大于盐酸的浓度,氨水过量,设二者的体积均为1L,与盐酸反应完剩余氨水的物质的量(x-y)mol,一水合氨的浓度为(x-y)/2mol/L,c(NH4+)=c(Cl-)=y/2mol/L,则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 c(OH-)c(NH4+)/ c(NH3·H2O)= 1×10-7mol/L×y/2mol/L/(x-y)/2mol/L= mol·L-1,
(4)根据电池反应式为:4NH3+3O2 =2N2+6H2O,判断氨气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发生还原反应,氨气失电子成为氮气和氢离子,所以电解质溶液应显碱性,产物中才能生成水;因为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所以正极是氧气的还原反应,氧气得电子与水结合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考点: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原电池反应原理的应用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