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电解池原理》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7-08-22 16:45: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图中 4种装置①盛 100mLCuSO4,②盛200mL 0.01mol/ LH2SO4,③盛200mL ZnCl2,④盛200mL NaCl饱和溶液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均通过了0.002 mol电子,此时溶液的 pH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不考虑盐的水解和溶液体积变化)?
A.④②③①
B.④③①②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PGN0015B.TXT/PGN>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4个装置①是电解CuSO4,生成H2SO4转移0.02mol电子,生成[H+]0.002/0.1=0.02(mol/L),②装置为原电池,在Cu板上有H2放出,2H++2e=H2↑转移0.002mol电子,则消耗0.002molH+,溶液中剩

池,pH值不变,④装置为电解NaCl饱和溶液,生成NaOH,pH值最大,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④③②①。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8分)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1)氨气燃料电池使用的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电池反应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用该电池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e.若阳极质量减少64g,则转移电子数为2NA个
(2)①将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出现了异常现象,看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为探究该白色沉淀的成分,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所得悬浊液白色沉淀观察现象并判断。则试剂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实验表明,加入试剂A后,白色沉淀未见溶解,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利用如图所示电化学装置吸收工业尾气中SO2,阴极上生成Cu。写出装置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

(3)已知。某同学设想用下列流程得到BaCl2,

则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4)自来水厂用ClO2处理后的水中,要求ClO2的浓度在0.1~0.8mg·L-1之间。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ClO2的浓度,步骤如下:
I.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Ⅱ.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发生反应
Ⅲ.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
操作时,不同pH环境中粒子种类如图所示:

请回答:
①确定操作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在操作Ⅲ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NH3-6e-+6OH-=N2+6H2O;bd。(2)①HCl;2SO2+2Ba2++O2+2H2O=2BaSO4+4H+,②SO2+2H2O-2e-=4H++2SO42-(3)BaSO4+CO32-BaCO3+SO42-0.04(4)①溶液蓝色褪去,②ClO2-+4I-+4H+=Cl-+2I2+2H2O(每空2分)


本题解析:(1)氨气燃料电池中氨气中的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在负极反应,所以负极的电极反应为:2NH3-6e-+6OH-=N2+6H2O;a电解装置不可能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还有热能,错误;b硫酸根离子在电解精炼中没有反应,不变,正确;c铜离子向阴极移动,错误;d阳极上比铜活波的金属反应,比铜不活波的金属会作为阳极泥落下来,正确;e阳极是铝、锌等先反应,所以阳极质量减少了64克,不是铜减少了64克,不能计算转移电子数,错误。所以选bd。(2)①所得的悬浊液经过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在加入盐酸看沉淀是否溶解,若未溶解,说明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成了硫酸根离子,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O2+2Ba2++O2+2H2O=2BaSO4+4H+。②若用电解法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则二氧化硫在阳极失去电子变成硫酸根离子,电极反应为:SO2+2H2O-2e-=4H++SO42-(3)因为Ksp(BaSO4)<Ksp(BaCO3),所以硫酸钡可以转变成碳酸钡,BaSO4(s)+CO32-(aqs)BaCO3(s)+SO42-(aq),其平衡常数等于Ksp(BaSO4)/<Ksp(BaCO3)=0.04。(4)①操作Ⅱ使碘单质反应,所以完全反应的现象为溶液蓝色褪去。②pH至1~3,溶液中的离子从ClO2-变成Cl-,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碘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从-1价的碘离子变成碘单质,溶液又显蓝色。ClO2-+4I-+4H+=Cl-+2I2+2H2O
考点:电解精炼,难溶电解质的转化,氧化还原反应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电解含下列离子的水溶液,若阴极析出相等质量的金属,则消耗的电量最多的是
A.Ag +
B.Cu2+
C.Na+
D.Mg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既然是电解含有离子的水溶液,所以不可能析出钠单质、镁单质,因为在阴极氢离子得电子的能力比Na+ 、Mg2+得电子能力强,所以应该看A、B选项,假设都析出mg金属,Ag + 需要消耗的电量为m/108,Cu2+消耗的电量为2m/64,所以消耗电量最多的是Cu2+,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工业上利用含有一定浓度的I2和CuSO4溶液的工业废水制备饲料添加剂Ca(IO3)2,其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Ca(IO3)2微溶于水,溶于硝酸;Ksp(CuI)=1.1×10-12, Ksp(Cu2S)=2.5×10-48;
氧化性: HNO3>IO3—>H2O2 
(1)“还原”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3+I2 =       + 2NaI。 
(2)在还原过程还伴随有CuI生成,写出加入Na2S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3)在氧化过程中先加入H2O2再加入浓硝酸,而不直接加入浓硝酸的目的是                     
(4)加入的石灰乳在溶液中反应而得到Ca(IO3)2,则要调节pH至     (填“酸性” 或“中性”或“碱性”),原因是                                                              
(5)Ca(IO3)2也可用电化学氧化法制取:先充分电解KI溶液,然后在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CaCl2,最后过滤得到Ca(IO3)2。写出电解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用该方法制取Ca(IO3)2,每1kg碘化钾理论上可生产纯度为97.8%Ca(IO3)2的质量为              ____kg(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 Na2S4O6   (2分) 
(2)2CuI(s)+S2—=Cu2S(s)+2I—  (3分) 
(3)减少氧化过程中生成的氮的氧化物的污染  (2分) 
(4)中性 (2分)Ca(IO3)2在硝酸溶液中溶解,故要中和过量的酸;在碱性溶液中,会混有微溶的Ca(OH)2造成产品不纯。 (2分) 
(5)3H2O+I— -6e—=IO3—+6H+    (3分) ;  1.20(2分)


本题解析: (1)该过程称之为还原过程,可以肯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根据方程式中的I的化合价降低可以知道,Na2S2O3 的中S的化合价升高,再根据Na、O原子守恒可以配平该方程式为2Na2S2O3+I2 = Na2S4O6+ 2NaI,还可以根据写出的化学方程式用电子得失配平验证。此处的难点关键在于缺项物质为中学阶段没接触过的连四硫酸钠,所以可能会出现想不到或是不敢写的情况,只要大胆利用所学的原则配平就可以了。
(2)还原过程中已经说明有沉淀CuI生成了,所以加入Na2S还会发生反应,则应该是通过已知条件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比较之下Cu2S比 CuI更加难溶,所以此时会发生沉淀转化,所以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书写要按照沉淀溶解平衡的格式书写,方程式为2CuI(s)+S2—(aq)=Cu2S(s)+2I—(aq)。
(3)氧化步骤加入的H2O2 和浓硝酸起到氧化的目的,但是浓硝酸参与的反应容易产生氮氧化物污染环境,所以先加入过氧化氢。由于氧化性顺序HNO3>IO3—>H2O2 ,所以加入的过氧化氢只能把I-氧化为IO3- ,要使I2继续被氧化为IO3- ,还需要再加入浓硝酸,使浓硝酸反应更加完全,从而减少过程中氮氧化物的污染。
(4)加入石灰乳目的是反应得到Ca(IO3)2 ,且通过操作可以看出反应后要使Ca(IO3)2 尽可能多得以晶体形式析出,而Ca(IO3)2溶于硝酸,所以必须调节pH值把过量的硝酸中和掉,且加入的石灰乳不能过量,过量则会混入石灰乳沉淀杂质,所以应该调节pH至中性。
(5)用KI溶液电解制备Ca(IO3)2 溶液,则I-需要发生氧化反应在阳极放电生成IO3-,电解液是非碱性的,所以根据O原子守恒,IO3—中的O一定来源于H2O中,从而生成了H+,所以电极反应式为:3H2O+I— -6e—=IO3—+6H+ ;计算碘化钾的质量可以采用I原子守恒计算,所以有1/2n(KI)= n(Ca(IO3)2)=1000/166mol,m产品=M(Ca(IO3)2)×n(Ca(IO3)2)÷97.8%=390g/mol×1000/166mol÷97.8%≈1200g=1.20kg。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工艺流程,涉及到了陌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缺项配平、沉淀转化、环境问题、PH调节、电化学基础、转化计算等内容。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制取少量的NH3
B.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NaCl:2Cl-+2H2OCl2↑+H2↑+2OH-
C.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能用同一原理解释
D.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都会降低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A.生石灰可与水反应,并放出热量,氨气易挥发,可用于制备氨气,故A正确;B.电解熔融NaCl,生成钠和氯气,如电解氯化钠溶液,则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故B错误;C.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而活性炭起到吸附作用,二者的原理不同,故C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盐酸易挥发,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都会降低,故D正确,故选BC。
考点:考查氨气、氯气、电解以及浓硫酸的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