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16:16:38
1、选择题 金属铜不能够与浓盐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
A.脱水性
B.吸水性
C.强酸性
D.强氧化性
参考答案:金属铜活泼性在氢之后,不能够与浓盐酸反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铜、银等不活泼金属氧化,本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所以铜能够与浓硫酸反应,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12分)乙二酸(HOOC-COOH)俗称草酸,该酸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细胞膜内,其晶体通常含有结晶水(H2C2O4·2H2O),晶体的熔点为101.5℃,无水草酸的熔点为189.5℃。草酸易升华,其在157℃时大量升华,并开始分解,分解产物为CO、CO2、H2O。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决定对草酸的分解反应进行探究,设计出如下实验验证乙二酸的分解并测定其分解率,操作步骤如下:
①先把乙二酸晶体放在烘箱中进行烘烤,去掉结晶水,备用。
②按图2连接好装置。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打开活塞a,通入H2一会儿,再关闭a;点然酒精灯b、c。
⑤当C装置中固体消失后,停止加热
⑥打开活塞a,继续通入H2,直至冷却。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检验该套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装置A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E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分解结束后,不再通入氢气,会使所测的乙二酸的分解率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⑷若称取H2C2O4(烘干)的质量为4.5g,实验结束后,称得D、E、F分别增重0.95g、0.40g、1.98g,则乙二酸的分解率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每空2分)
⑴打开启普发生器的活塞a,观察F瓶中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有气泡产生,说明不漏气,气密性良好。(答案合理即可)
⑵产生氢气先排出装置内的CO2、后将分解生成的CO2全部排入F中,
干燥H2(或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使气化的乙二酸蒸气冷却为固体,避免干扰实验
⑶减小?⑷90%
本题解析:】(1)先向容器中加适量的水,然后用双手或热毛巾捂住容器,观察F瓶中有无气泡产生。
(2)A中开始产生的H2可将装置内的水蒸气、CO2排出,后期是为使乙二酸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D、E、F装置,避免分解产生的气体滞留于装置C中;从A出来的氢气中含有水蒸气,必须除去;乙二酸为有机物,加热会挥发出少量蒸气,通过E是被冷却为固体,以避免对后续实验产生干扰。
⑶不再通入氢气,则乙二酸分解产生的CO2会有部分留在C、F之间的仪器中,所得到的分解率减少。
⑷因最后所得的气体为CO,有毒不能排入大气中,除点燃法外,可以用气囊(或球)收集起来。
⑸因H2C2O4CO2↑+CO↑+H2O↑,因F增重1.98g,即生成的CO2质量为1.98g,可得出分解的H2C2O4为4.05g,故乙二酸的分解率为90%。解题过程中,不能采用D、E装置的增重数据,因部分未分解的乙二酸已在D装置中就会有部分因冷却而凝固,也就是说0.95g并不全是生成水的质量,0.40g并不是全部未分解的乙二酸的质量。可见此题隐含着数据干扰,若不善于挖掘隐含条件,此题极易致错。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机物中,在不同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要求分子中既有—OH,又有,且与—OH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要使有机物转化为
可选用的试剂是(?)
A.Na
B.NaHCO3溶液
C.Na2CO3溶液
D.NaOH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用广泛pH试纸判断0.10mol/LNH4Cl溶液的酸碱性
B.欲配制1.00L1.00mol/L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00L水中
C.浓H2SO4有强氧化性,不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
D.0.1mol铁在0.1mol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