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15:33:56
1、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氧原子数目与15.6 g Na2O2中氧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6.72 L CO
B.6.6 g CO2
C.8 g SO3
D.9.8 g H2SO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5.6 g Na2O2的物质的量=15.6g÷78g/mol=0.2mol,其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0.2mol×2=0.4mol。要满足氧原子数相等,则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必然相等。A、6.72 L CO的状态不能确定,无法计算物质的量,A不正确;B.6.6 g CO2的物质的量=6.6g÷44g/mol=0.15mol,其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0.15mol×2=0.3mol,B不正确;C.8 g SO3的物质的量=8.0g÷80g/mol=0.1mol,其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0.1mol×3=0.3mol,C不正确;D.9.8 g H2SO4的物质的量=9.8g÷98g/mol=0.1mol,其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0.1mol×4=0.4mol,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馏操作时,冷凝水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
B.过滤操作中,漏斗下口与烧杯内壁相接触,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地方接触
C.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1g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相接触
参考答案:A.蒸馏操作时,冷凝水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冷却水可充满冷凝管,效果好,故A正确;
B.由过滤操作中的三靠可知,漏斗下口与烧杯内壁相接触,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地方接触,故B正确;
C.托盘天平的感量为0.1g,则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1g,故C正确;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胶头滴管应悬空正放,若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相接触,可能造成误差或试剂污染,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所以根据n=m/M可知,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16g÷0.5mol=32g /mol,答案选D。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两种溶液的体积之比是3:2,则两种溶液中c(Cl-)之比为
A.1:2
B.3:2
C.1:1
D.3;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离子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根据NaCl、MgCl2化学式可知,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等于氯化钠的浓度,氯化镁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等于氯化镁浓度的2倍,据此判断.
解答:根据NaCl、MgCl2化学式可知,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等于氯化钠的浓度,氯化镁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等于氯化镁浓度的2倍,NaCl、MgCl2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所以NaCl、MgCl2两种溶液中c(Cl-)之比为1: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浓度较小,注意离子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关键根据化学式判断氯离子的浓度.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漏斗分开的是①四氯化碳、水②乙醇、甘油③甲苯和苯④硝基苯、NaOH溶液、⑤己烷、水⑥溴苯、液溴⑦溴乙烷、水?(?)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④⑤⑦
D.④⑤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相似相溶”原理。有机物一般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机物一般易溶于无机溶剂水等。故乙醇与甘油、甲苯和苯互溶,液溴做为非极性分子物质,可与溴苯互溶;而其它组合均不能互溶,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