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用某已知浓度的浓盐酸配制500mL 0.1mol/L的稀盐酸,应选用的仪器有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量筒、500mL容量瓶
D.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晶体时,即可以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就可以完全蒸发,所以选项D是不正确的,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实验室中制取少量蒸馏水
B.

从NaCl溶液提取NaCl固体
C.

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2SO4
D.

配制200mL?0.10?mol?L-1盐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镁粉和铝粉可加入足量稀盐酸后过滤
B.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杂质可通入足量NaOH溶液
D.可用焰色反应鉴别K2CO3和Na2CO3
参考答案:A.镁、铝可与盐酸反应,而铜与盐酸不反应,则可用盐酸除杂,故A正确;
B.酒精与水混溶,应用苯或四氯化碳作为萃取剂,故B错误;
C.氯气和氯化氢与氢氧化钠都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除杂,故C错误;
D.钾和钠的焰色反应现象不同,可用焰色反应鉴别,故D正确.
故选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烷(乙烯)?
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B.
甲苯(苯酚)?
溴水
过滤
C.
乙醇(水)
氧化钙
蒸馏
D.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
分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铬铁矿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O·Cr2O3,还含有MgO、Al2O3、Fe2O3等杂质,以下是以铬铁矿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K2Cr2O7)的流程图: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X中主要含有?(填写化学式);要检测酸化操作中溶液的pH是否等于4.5,应该使用?(填写仪器或试剂名称)。
(2)酸化步骤用醋酸调节溶液pH <5,其目的是?。
(3)操作Ⅲ有多步组成,获得K2Cr2O7晶体的操作依次是:加入KCl固体、蒸发浓缩、
?、过滤、?、干燥。
(4)下表是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操作II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在溶液中能发生的理由是:?。

(5)副产品Y主要含氢氧化铝,还含少量镁、铁的难溶化合物及可溶性杂质,精确分析Y中氢氧化铝含量的方法是称取ng样品,加入过量?(填写试剂)、溶解、过滤、再加入过量?(填写试剂)、……灼烧、冷却、称量,得干燥固体mg。计算祥品中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15分)
⑴Fe2O3、MgO(2分);pH计或精密pH试纸(1分)。
⑵使CrO42-转化为Cr2O72-(3分)
⑶冷却结晶,洗涤(各1分)
⑷K2Cr2?O7的溶解度比Na2Cr2O7小(或四种物质中K2Cr2?O7的溶解度最小)。(2分)
⑸NaOH溶液、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各1分)
(3分)
本题解析:⑴加热焙烧时FeO·Cr2O3、Al2O3、转化成了可溶性的Na2CrO4、NaAlO2,用水浸取后过滤,滤渣为MgO、Fe2O3;测pH是否等于4.5,应用pH计或精密pH试纸
⑵酸化步骤用醋酸调节溶液pH <5,其目的是使CrO42-转化为Cr2O72-。
⑶按操作的过程可看出差的两步是:冷却结晶,洗涤。
⑷K2Cr2?O7的溶解度比Na2Cr2O7小(或四种物质中K2Cr2?O7的溶解度最小)。
⑸依题意应先把氢氧化铝转化为可溶性的偏铝酸钠,过滤除杂质,再将偏铝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铝,最后变为氧化铝m g。故先加过量NaOH溶液、再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氢氧化铝质量分数为(
×78×2) ÷n=
本题难度:困难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