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15:02:32
1、填空题 已知A经如右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非金属单质,且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B为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为强酸。
①D的化学式是??。
②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而污染了环境。某工厂净化残余的B气体装置如图,则除去B气体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2)若A是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气体。D是一种强酸。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工业生产上,以34吨A为原料,最多可以生产63%的D酸?吨。
参考答案:(1)①H2SO4(2分)②酸雨(1分);2SO2 +2CaCO3+O2= 2CaSO4+2CO2(2分)
(2) 4NH3+5O2
?4NO+6H2O (2分);200(2分)
本题解析:(1)若A为非金属单质,且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则A是单质S。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SO2是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则B是SO2,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O2氧化得到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即D为强酸硫酸。
①D的化学式是H2SO4。
②在工业生产中SO2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酸雨而污染了环境。根据示意图可知,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CO2,氧化钙吸收SO2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不稳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钙,从而防止空气污染,因此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SO2 +2CaCO3+O2=2CaSO4+2CO2。
(2)若A是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气体,则A是氨气。氨气在氧气中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和水。NO被氧气氧化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强酸硝酸,因此A→B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
NH3~~~~HNO3
17t? 63t
34t? m×63%
解得m=
=200t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 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 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稀氨水和酚酞;稀氨水中的NH3气逸出,所以溶液的颜色变浅
(2)溶有SO2的品红?;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把浓HNO3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冷暗处保存
B.把AgNO3放在棕色试剂瓶中保存
C.把NaOH溶液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
D.把氢氟酸放在玻璃瓶中,把白磷保存在煤油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HF可与玻璃中的成分SiO2作用生成SiF4气体,故D选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NH5中含有5NA个N—H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它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
C.NH5的电子式为
D.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5+H2O=NH3·H2O+H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氢原子可以失去电子成为H+也可以得到一个电子成为H-,而N原子在NH4+结构中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A为NH4H,即NH4+与H-组成的离子化合物。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如图1所示是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种简易装置。
(1)请简述检验它的气密性的方法?。
(2)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气体时,可适用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状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用粗铁粒与16.9%稀硝酸反应制取NO气体并探究产物中铁的价态。请回答有关问题。

(3)已知16.9%稀硝酸的密度为1.10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若用63%的硝酸配制16.9%稀硝酸500mL,所需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
(4)实验开始时,先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时,A装置的干燥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B装置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A装置中气体几乎无色时,打开止水夹b,关闭止水夹a,可用C装置收集NO气体。
(5)现有仪器和药品:试管和胶头滴管,0.1mol·L-1KSCN溶液、0.2mol·L-1酸性KMnO4溶液、0.1mol·L-1KI溶液、氯水等。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探究A装置烧杯里完全反应后含铁可能的价态,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 实验步骤 | 操作 | 现象与结论 |
| 第一步 | 取少量液体装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 | ? |
| 第二步 | ? | 若溶液紫色褪去,则说明含有Fe2+; 若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不含Fe2+。 |
参考答案:(1)关闭止水夹,从左管处加水,使U形管两端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没有关闭止水夹不得分)(2分)
(2)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不需要加热(2分)
(3)2.95mol·L-1(2分,没单位不得分)?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分,各1分,其中500mL容量瓶只答容量瓶不给分)
(4)铁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干燥管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2分,只要答出红棕色气体即给2分)?吸收二氧化氮(2分)
(5)若溶液呈血红色,则说明含Fe3+,若不显血红色,证明没有Fe3+(1分)
取少量液体装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1分)
本题解析:(1)利用气体压强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关闭止水夹,从左管处加水,使U形管两端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2)图1相当于简易启普发生器装置,可适用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状态为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不需要加热
(3)利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关系,得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ml·L-1×1.10 g·cm-3×16.9%/63g·mol-1=2.95mol·L-1,配制500ml的溶液还需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装置中存在空气,所以实验开始时看到A中铁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干燥管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B装置中液体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氮气体
(5)铁元素的价态一般为+2、+3,加入KSCN溶液,若有溶液呈血红色,则说明含Fe3+,若不显血红色,证明没有Fe3+;紫色溶液为高锰酸钾溶液,所以第二步中操作为取少量液体装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