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14:47:59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02和Cl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后均恢复原色
B.Si0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C.高温时,CuO比Cu2O稳定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S02和Cl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后者不能恢复原色;B项,正确;C.高温时,CuO可以分解为Cu2O,所以Cu2O比较稳定;D项,只能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不发生反应。
点评:S0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但二者漂白原理不同,S02是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的物质,加热后这种物质会重新分解为有色物质,而Cl2是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有色物质分解为无色物质;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已知2Fe2+ +Br2=2Fe3++2Br-。向10mL0.1mol·L-1的FeBr2溶液中通入0.001mol Cl2,反应后的溶液中,除含有Cl-外还一定
A.含Fe2+,不含Fe3+
B.含Fe3+,不含Br-
C.含Fe3+ 和Br-
D.含Fe2+ 和Fe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由于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强于溴离子的,所以氯气首先氧化的是亚铁离子,然后是溴离子。0.001mol氯气只能得到0.002mol电子,而亚铁离子只能失去0.001mol,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还有0.001mol溴离子被氧化,剩余0.001mol溴离子。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本题分子量用以下数据:H2O18.0,CaO56.0,CaO272.0。
过氧化钙是一种安全无毒的氧化物,通常含有部分CaO,且带有数量不等的结晶水。为分析某过氧化钙样品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0.270g样品,灼热使之完全分解,生成CaO、O2和H2O,得到的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33.6mL。
②另取0.120g样品,溶于稀盐酸,加热煮沸,使生成的H2O2完全分解。然后将溶液中的Ca2+完全转化成CaC2O4沉淀,经过滤洗涤后,将沉淀溶于热的稀硫酸,用0.0200mol·L-1KMnO4溶液滴定,共用去31.0mLKMnO4溶液。化学方程式如下:
5CaC2O4+2KMnO4+8H2SO4==K2SO4+2MnSO4+5CaSO4+10CO2↑+8H2O
(1)写出CaO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
(3)计算样品中CaO2·xH2O的x值。
参考答案:(1)2CaO22CaO+O2↑
(2)=80.0%
(3)n(CaC2O4)=n(Ca2+)=31.0×10-3L×0.0200mol·L-1=0.00155mol
其中CaO2所含的n(Ca2+)=
m(CaO)=(0.00155mol-0.00133mol)×56.0g·mol-1=0.012g
m(H2O)=0.120g-0.120g×80.0%-0.012g=0.012g?
本题解析:
【错解分析】第(1)问:①CaO2==CaO+O2,②CaO2==Ca+O2,③2CaO2+H2O==2CaO+O2+H2O,④2CaO2·nH2O==2CaO+O2+2nH2O(n=1,2,3……即定值)。
第(2)问:①40%,②62%,③[。来源:
第(3)问:①(72+18x):0.120=1:(1.55×10-3),②72∶M(CaO2·xH2O)=80%,M=90,x=1。
【正解】第(1)问:根据信息①,可写出CaO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CaO2CaO+O2↑。常见①误区,是由于未配平所致。②误区是由于未读懂题示信息所致。③误区是由于多写了水的分子式所致。④误区是由于未通观全题的叙述,误将CaO2·xH2O写成有定值的水,造成失误。第(2)问:根据信息①中,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求出的物质的量为33.6mL÷22400mL·mol-1=1.50×10-3mol。
根据关系式2CaO2~O2,可求得CaO2物质的量为2×1.50×10-3mol,CaO2质量为2×1.50×10-3mol×72.0g·mol-1
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
出现①误区,是由于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关系式未找对(CaO2~O2),导致失误。出现②误区,是由于误将CaO2的摩尔质量72.0g·mol-1用CaO的摩尔质量56.0g·mol-1代入式中计算,导致失误。出现③误区,是由于未用题中数据,直接用CaO2·H2O的摩尔质量进行求算,虽然计算结果都是80%,但计算的依据错误。
第(3)问:根据信息②,可求出CaC2O4物质的量(即Ca2+总物质的量),所用关系式为:
5CaC2O4~2KMnO4
KMnO4的物质的量为0.0200mol·L-1×31.0mL×10-3L·mL-1·CaC2O4的物质的量为0.0200mol·L-1×31.0×10-3L×5/2=0.00155mol
其中CaO2所含Ca2+的物质的量为:
n(Ca2+)=
CaO的物质的量为0.00155mol-0.00133mol
m(CaO)=(0.00155mol-0.00133mol)×56.0g·mol-1
=0.012g
m(H2O)=0.120g-0.120g×80.0%-0.012g=0.012g
CaO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故
出现①误区,是由于错误列式:
CaO2·xH2O~CaC2O4~xH2O
(72+18x)g? 1mol
0.120g? 1.55×10-3mol
误将0.120g全部看成CaO2·xH2O,忽略了样品中“通常含有部分CaO”,CaO2·xH2O~CaC2O4这个关系式也是错的,CaC2O4的物质的量是溶液中全部Ca2+的物质的量,它不等于CaO2中所含的Ca2+的物质的量。
出现②误区,是由于误将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80%)作为结晶水合物中含CaO2的质量分数,进行推算,导致失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某体系中存在如下反应:
①H2S+4H2O-8e → SO42-+10H+?
②2IO3-+12 H++10e → I2+6H2O
(1)反应①中H2S做__________剂,反应②属于___________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若在反应①中失去0.2 mol 电子,则反应②中可生成??g I2。
(3)写出并配平碘酸钾与硫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反应可推知?。
a.氧化性:K2SO4> KIO3? b.酸性:HIO3> H2SO4
c.还原性:H2S > I2?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参考答案:
(1)还原,还原 (各1分,共2分)?
(2)5.08(2分)
(3)(3分,方程式2分,电子转移1分)
(4)cd(1分)
本题解析:
(1)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做还原剂,碘元素的价态由正五价,变为零价,发生还原反应。
(2)解:设生成I2的质量为x
5H2S→ 40e -→ 8 IO3-→ 4 I2
40? 4*127*2
0.2? x? x=5.08
(3)①*5+②*4 得5H2S+8KIO3 = 4K2SO4+4I2 +H2SO4+4H2O
(4)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因为有水的生成,酸性减弱。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向含NaBr和NaI的溶液中,通入Cl2,充分反应后将所得的溶液蒸干、灼烧,将得到的固体冷却后称量。称量固体的质量与通入Cl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NaI的物质的量为
A.52.5g
B.60g
C.45g
D.37.5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溴离子的还原性弱于碘离子的,所以氯气首先氧化碘化钠。根据图像可知,2.5vL的氯气是用来氧化碘化钠的,另外2.5VL的氯气用来氧化溴化钠。由于碘单质易升华,溴单质易挥发,所以最终得到的固体是氯化钠,质量是29.25g,物质的量是0.5mol,所以参加反应的氯气是0.25mol,则和碘化钠反应的氯气是0.125mol,则碘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25mol,质量是37.5g,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