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14:29:49
1、选择题 下列颜色变化不是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的是
A.盛放在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呈黄色
B.一氧化氮气体暴露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
C.往黄色氯化铁溶液中投入铁粉,溶液颜色变浅
D.往红墨水中投入活性炭,红色褪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二氧化氮溶解在硝酸中呈黄色;
B.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
C.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
D.木炭具有吸附性.
解答:A.硝酸易分解,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和水和氧气,二氧化氮溶解在硝酸中呈黄色,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错误;
B.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一氧化氮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错误;
C.铁具有还原性,三氯化铁具有氧化性,三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发生了化学反应,故C错误;
D.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吸附红墨水的红色,是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的概念.关键多角度比较前后出现的物质是否为同一物质,我们平时学习多留心各种物质的性质,就会轻松解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0.5L 1mol?L-1 MgCl2溶液与1L 1mol?L-1 NaCl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A.1:1
B.2:1
C.5:1
D.1: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氯离子的浓度=溶液的浓度×化合物的化学式中氯离子的个数来判断两种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之比,注意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解答:0.5L1mol?L-1MgCl2溶液中c(Cl-)=2c(MgCl2)=2×1mol/L=2mol/L;
1L1mol?L-1NaCl溶液中c(Cl-)=c(NaCl)=1×1mol/L=1mol/L,
所以0.5L1mol?L-1MgCl2溶液与1L1mol?L-1NaCl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2mol/L:1mol/L=2:1,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注意不水解的离子浓度与溶液的浓度和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有关,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在常温下能反应,但不产生H2的是
A.银跟稀盐酸
B.铝跟氢氧化钠溶液
C.铜跟稀硫酸
D.铜跟浓硝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的是
A.KF
B.H2SO4
C.CuCl2
D.NH4C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而配位健的
形成需要配体和接受电子的空轨道,据此可知,HF分子、硫酸分子中只有极性键。氯化铜中只有离子键,氯化
铵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键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化学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健的含义以及判断依据,并能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标准状况下有以下四种气体:①6.72L CH4②3.01×1023 HCl分子③13.6g H2S ④0.2mol NH3。下列对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表示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④<①<②<③
B.体积:④<①<③<②
C.质量:④<①<③<②
D.氢原子个数:②<④<③<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中甲烷物质的量为6.72L÷22.4L/mol=0.3mol,质量是0.3mol×16g/mol=4.8g,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3mol×4=1.2mol。②HCl的物质的量是,质量是0.5mol×36.5g/mol=18.25g,氢原子多的物质的量是0.5mol。③中H2S的物质的量是13.6g÷34g/mol=0.4mol,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4mol×2=0.8mol。④中氨气的质量是0.2mol×17g/mol=3.4g,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2mol×2=0.4mol。因为体积之比是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只有选项A是正确的,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