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10 02:32:55
1、选择题 下列过程,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钠与水反应
B.干冰升华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D.HCl气体溶于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化学反应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Na与H2O反应,破坏了H2O中的H—O键。NaHCO3受热分解,破坏了Na+与
的离子键和H—O键。HCl气体溶于水破坏了H—Cl键。干冰升华只是由固体变成气体,CO2分子本身并未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网状结构中,碳原子和共价键的个数比为1:2
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的Cl-肯定为6个
C.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6个Cs+
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2个CO2分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的Cl-肯定为6个,B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各组稀溶液,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能鉴别的是
A.Al2(SO4)3和NaHCO3
B.Na2CO3和HCl
C.NaOH和AlCl3
D.AgNO3和NH3?H2O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就可以鉴别的物质可以采用相互滴加的方法检验,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的可以鉴别.
解答:A、无论是硫酸铝滴加到碳酸氢钠溶液中还是碳酸氢钠滴加到硫酸铝溶液中,都产生沉淀,不能鉴别,故A选;
B、将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立即有气泡生成,将盐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先没有气体生成,当盐酸滴加到一定程度后后气体生成,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不选;
C、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氯化铝溶液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溶解,将氯化铝滴加到NaOH中,先没有现象,后生成沉淀,二者现象不同,可鉴别,故C不选;
D、将硝酸银滴加到氨水中先没有现象,后生成沉淀,将氨水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溶解,二者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不加任何试剂的鉴别,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牢固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离子晶体的作用力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
B.氯化铯晶体是由氯化铯分子构成的
C.由于离子的带电量有限
D.一个离子可以同时吸引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数也有限
E.一种离子化合物如果适合作耐高温材料
F.它的晶格能一定相当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学习物质结构和性质时,要求了解的具体事物不是太多,主要是概念辨析和规律的运用。A项的说法是一些读书马虎的同学易犯的认知错误。要知道把阴、阳离子结合成晶体的作用力就是离子键。离子晶体虽然可能含共价键,但这时共价键只存在于原子团离子内部,是构成原子团的作用力,而不是构成整个离子晶体的作用力。B项中氯化铯晶体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不存在分子,所以不可能是由分子构成。C项错误,离子键没有饱和性。D项是正确的。耐高温材料当然要求熔点高,熔点高的晶体晶格能大。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化学式中,能真实表示物质的分子组成的是
A.CuSO4
B.CS2
C.SiO2
D.CsC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只有在分子晶体中,才存在分子,其化学式表示其真实组成,所以答案选B。A和D是离子晶体,C是原子晶体。答案选B。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