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10 02:13:38
1、选择题 反应H2(g) +Br2(l)
2HBr(g)在25 ℃、101 kPa下进行, 已知生成2molHBr放出热量为72 kJ,蒸发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 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时需要吸收能量/kJ | H2(g) | Br2(g) | HBr(g) |
| 436 | a | 369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可知:436+30+a-369×2=-72,解得a=-200.因此断开1molBr2(g) 分子中的化学键断时需要吸收能量200kJ,故选项是D。[来源:Zx
考点:考查物质的存在状态、反应热与化学键的键能的关系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H2SO4
B.CaCl2
C.NH4Cl
D.Na2O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据此可知选项A中只有共价键,B中只有离子键,C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D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化学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和判断依据,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钠水解:CO32-+2H2O?H2CO3+2OH-
B.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2ClO-+SO2+H2O=2HClO+SO32-
C.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2H+=Ca2++H2O+CO2↑
D.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FeCl3溶液:3Mg(OH)2+2Fe3+=2Fe(OH)3+3Mg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盐酸;
C.醋酸应保留化学式;
D.氢氧化铁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小.
解答:A.碳酸钠水解的离子反应为CO32-+H2O?HCO3-+OH-,故A错误;
B.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的离子反应为ClO-+SO2+H2O=2H++Cl-+SO42-,故B错误;
C.用醋酸除去水垢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Ac=Ca2++H2O+CO2↑+2Ac-,故C错误;
D.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FeCl3溶液的离子反应为3Mg(OH)2+2Fe3+=2Fe(OH)3+3Mg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涉及水解、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及沉淀转化,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构成下列物质的粒子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和该固态物质晶体类型均相同的是( )
A.HCl和NaCl
B.CO2和SiO2
C.CH4和CCl4
D.Na2O2和H2O2
参考答案:A.NaCl为离子晶体,HCl为分子晶体,晶体类型不同,故C错误;
B.CO2为分子晶体,SiO2为原子晶体,晶体类型不同,故B错误;
C.CCl4为分子晶体,CH4为分子晶体,晶体类型相同,故C正确;
D.Na2O2为离子晶体,H2O2为分子晶体,晶体类型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还有离子键的是(?)
①CO2?②CaC2(电石)?③N2?④Na2O2?⑤C2H4?⑥C2H2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③⑤⑥
C.只有①②⑤
D.只有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单键都是σ键,双键或三键中含有π键,据此可知,选项②正确,①③⑤⑥中没有离子键,④中没有π键,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常见化学键的含义以及判断依据,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