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物质的分类》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8-10 00:46: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表格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类别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苏打
纯净空气
CaCO3
干冰
B
碘酒
漂白粉
NH3·H20
Fe
C
明矾
铝合金
石墨
醋酸
D
盐酸
CuSO4·5H2O
Na2SO4
酒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种碘酒是混合物,铁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不正确;C中石墨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而醋酸是电解质。D中盐酸是混合物,胆矾是纯净物,所以正确的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物质分类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纯净物、混合物以及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含义,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Na2CO3俗称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


A. Na2CO3是碱
B. Na2CO3是盐
C. Na2CO3是钠盐
D. Na2CO3是碳酸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
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
D.NH4Cl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 Cl-,所以NH4 Cl是盐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外光谱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紫外光谱仪和元素分析仪都是用于测定有机物结构的现代仪器
B.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为了降低氧化铝的熔点,在实际生产中,向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
C.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D.雾霾天气首要污染物为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在空气中一定形成气溶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元素分析仪不能用于测定有机物结构,错误;B、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为了降低氧化铝的熔化温度而不是熔点,在实际生产中,向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错误;C、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正确;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PM2.5中只有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粒子在空气中才能形成气溶胶,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8分)⑴有下列物质:①铜 ②硫酸钡固体 ③氨水 ④氢氧化钠固体 ⑤熔融硝酸钾;⑥乙醇; ⑦稀硫酸; ⑧金刚石;? ⑨二氧化硫 ; ⑩冰醋酸。
其中能导电的有?;属于非电解质的有?;属于强电解质的有?;(填序号)
⑵常温下,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性,溶液中c(NH4+)与c(Cl-)的大小关系是:c(NH4+)?c(Cl-);
⑶常温下,0.010mol·L-1盐酸和0.010mol·L-1氨水的pH之和??14,常温下,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分别加水稀释10倍后,两溶液的pH之和??14(填>,<或=)
⑷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04 mol·L-1的盐酸恰好中和OH-浓度为1.0×10-3 mol·L-1的氨水溶液20mL,消耗盐酸12.5mL,则此氨水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电离度为?


参考答案:⑴ ①③⑤⑦ ;⑥⑨ ;②④⑤ ;⑵ 碱性;> ;⑶ <;> ;⑷ 0.025 ; 4%?。


本题解析:⑴①铜是金属单质,能导电;②硫酸钡固体是盐,属于电解质。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 ?③氨水是混合物,能导电; ④氢氧化钠固体是电解质,由于是固体,所以不能导电;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 ⑤熔融硝酸钾是电解质,因为在熔融态,因此可以导电;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⑥乙醇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⑦稀硫酸是混合物,能导电; ⑧金刚石是非金属单质,不能导电; ⑨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⑩冰醋酸是电解质,由于都是以电解质分子的形式存在,所以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因此是弱电解质。因此其中能导电的有①③⑤⑦;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⑥⑨;属于强电解质的有②④⑤ ;⑵常温下,Kw=10-14.将pH=3的盐酸,c(H+)=10-3mol/L;pH=11的氨水c(OH-)=10-3mol/L.由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所以c(NH3·H2O)> 10-3mol/L.当二者等体积混合时,由于碱过量所以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在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l-)+ c(OH-)= c(H+)+c(NH4+).又由于在混合溶液中c(OH-)> c(H+),所以c(Cl-)< c(NH4+)。⑶常温下,Kw=10-14.0.010mol·L-1盐酸c(H+)=10-2mol/L,pH=2; 0.010mol·L-1氨水c(OH-)< 10-2mol/L.pH<12.因此二者的pH之和小于14。在常温下,pH=2的盐酸加水稀释10倍后pH=3;而由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所以 pH=12的氨水加水稀释10倍后,未电离的电解质分子会继续电离,使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又略有增大,所以pH>11.因此两溶液的pH之和>14。(4)一元酸碱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时,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C(氨水)="(0.04" mol/L×0.0125L)÷0.02L=0.025mol/L. 因为c(OH-)=1.0×10-3 mol/L,所以其电离度为:(1.0×10-3 mol/L÷0.025mol/L)×100%=4%。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