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10 00:36:35
1、选择题 将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的H2S缓慢通入100ml, 1.5mol/LNaOH溶液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c(Na+)+ c(H+)= c(HS-)+2 c(S2-)+ c(OH-)
B.c(Na+)>c(HS-)>c(S2-)>c(H+)>c(OH-)
C.c(Na+)>[c(HS-)+c(S2-)+c(H2S)]
D.c(HS-)+c(S2-)+c(H2S)=1.0mol/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H2S的物质的量是0.1mol,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15mol,这说明反应后生成的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和NaHS,溶液显碱性,B不正确;A符合电荷守恒,正确;C和D符合符合物料守恒,正确,答案选B。2S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溶液中的溶质,然后结合各种守恒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l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其溶液的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种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C.a=5时,A是弱酸,B是强酸
D.若A、B都是弱酸,则5>a>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等pH的酸加水稀释,酸性强的pH变化大。起始时pH相等,但两种酸的强弱未知,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相等,A错误;稀释后A酸溶液pH大,c(H+)小,酸性弱,B错误;若a=5,则A是强酸、B是弱酸,C错误;若A、B均是弱酸,则2<a<5,D正确。
点评:同pH的弱酸与强酸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强酸pH变化大。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已知:在100℃时,纯水的c(H+)为1×10—6,此时将pH=12的NaOH溶液V1 L与pH=l的H2SO4溶液V2 L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则V1∶V2为
A.1∶9
B.10∶1
C.9∶1
D.1∶1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25℃时,水溶液中c(H+)与c(OH-)的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a c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 c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有c(H+)·c(OH-)=10-14
B.b d线段上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都呈中性
C.d点对应溶液的温度高于25℃,pH<7
D.CH3COONa溶液不可能位于c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ac曲线为25℃时的离子积常数曲线,在其任意一点上c(H+)·c(OH-)=10-14,故A正确;B、bd线段c(H+)=c(OH-),其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都呈中性,故B正确;C、bd线对应溶液中c(H+)与c(OH-)相等,温度升高曲线向d点移动c(H+)与c(OH-)相等的值变小,故C正确;D、CH3COONa溶液中CH3COO-离子水解产生OH-离子,使溶液中c(OH-)> c(H+),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酸的方法
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时在水中加入适量NH4Cl固体的方法
D.若处在B点时,将pH=2的硫酸与pH=10的KOH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图中A、D、E三点的KW相等,都是25℃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B点是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水的电离程度最大,KW最大;C点的KW介于A点和B点之间。从A点到D点,c(OH-)减小,c(H+)增大,溶液显酸性,可以采用加入少量酸的方法。从A点到C点,c(OH-)和c(H+)都增大,且增大之后仍然有c(H+)=c(OH-),应是温度升高所致,加入NH4Cl固体后溶液显酸性,C项错误。在B点时,KW=10-12,pH=2的硫酸中,c(H+)=0.01 mol/L;pH=10的KOH溶液中c(OH-)=0.01 mol/L,二者等体积混合时恰好反应,溶液显中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