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10 00:34:23
1、选择题 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气氧化.某课外小组利用碘滴定法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为取代反应
B.滴定时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C.滴定时应剧烈振荡锥形瓶
D.脱氢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5O6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某同学用0.10mol/L的HCl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其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HCl溶液注入锥形瓶,同时滴加2-3滴酚酞试液;
B.用0.10mol/L的HCl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把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后,将待测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距离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以上操作1-2次;
G.把锥形瓶放在碱式滴定管下边,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到加入最后一滴碱液后溶液颜色突变并在半分钟内不再变色为止,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的刻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______→C→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2)G步操作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______.
(3)D步操作中液面应调节到______,尖嘴部分应______.
(4)滴定终点读数时,如果仰视液面,读出的数值______,若滴定前平视读数则由此计算得到的NaOH溶液浓度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如图分别是量筒、滴定管、温度计的一部分,则量筒,滴定管,温度计分别是______,
参考答案:(1)中和滴定按照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并加指示剂、滴定等顺序操作,所以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E→C→D→B→A→G→F,
故答案为:E;D;A;G;F;
(2)因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使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更明显,便于分辨,故答案为:使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更明显,便于分辨;
(3)装液后,液面应调节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尖嘴部分应充满溶液,故答案为:“0”刻度或“0”刻度以下;充满溶液;
(4)滴定终点读数时,如果仰视液面,读出的数值偏大,若滴定前平视读数,则造成V(标)偏大,根据c(碱)=c(酸)×V(酸)V(碱)可知c(碱)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偏大;
(5)量筒没有0刻度,从下到上刻度增大,所以②为量筒;
滴定管零刻度在上方,数值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以③为滴定管;
温度计零刻度以下有刻度,所以①为温度计;
故答案为:②③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测血钙的含量时,可将2.0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草酸铵(NH4)2C2O4晶体,反应生成CaC2O4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处理得H2C2O4后,再用KMnO4某酸性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Mn2+,若终点时用去20.0 mL 1.0×10-4 mol·L-1的KMnO4溶液。
(1)写出用KMnO4滴定H2C2O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血液中含钙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g·mL-1。
参考答案:(1)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2)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1.0×10-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2)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_____mL,终点读数______mL;
(3)某学生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 | 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 0.1000mol/L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体/mL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26.11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28.74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26.09 |
参考答案:(1)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标准液的浓度偏小,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可知,测定c(NaOH)偏大,故A错误;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对V(标准)无影响,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可知,测定c(NaOH)无影响,故B错误;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可知,测定c(NaOH)偏大,故C错误;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造成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可知,测定c(NaOH)偏低,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起始读数为0.00mL,终点读数为26.10mL,
故答案为:0.00;26.10;
(3)根据数据的有效性,舍去第2组数据,然后求出1、3组平均消耗V(盐酸)=26.11+26.092mL=26.10mL,
根据反应方程式:HCl+NaOH=NaCl+H2O,n(HCl)=n(NaOH),即:0.0261L×0.1000mol/L=0.025L×c(NaOH),
解得c(NaOH)=0.0261L×0.1000mol/L0.025L=0.1044mol/L,
故答案为:0.1044mol/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四种溶液:①Na2CO3溶液 ②NaHCO3溶液 ③盐酸 ④氨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溶液中有水解反应发生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 溶液中溶质存在电离平衡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①、②溶液,PH值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溶液④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此时的值将_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4)用溶液③滴定V mL溶液④,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①试分析在滴定过程中,滴定曲线上a、b、c、d四点: 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点;
②取少量c点溶液于试管,再滴加0.1 mol/L NaOH溶液至中性。此时溶液中除H+、OH-外,其它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②;②④
(2)①
(3)变大
(4)①d;②c(Cl-)>c(NH4+)>c(N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