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23:58:53
1、选择题 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A.0.02mol·L-1的NaCl溶液
B.0.01mol·L-1的CaCl2溶液
C.0.01mol·L-1的蔗糖溶液
D.0.02mol·L-1的CH3COOH溶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中氯化钠是电解质,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同样B中氯化钙也是电解质完全电离出是钙离子和氯离子,但由于氯化钠的浓度大,所以A中离子数目多;C中蔗糖是非电解质,D中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且醋酸易挥发,所以沸点最高的是A,答案选A。
点评:在根据溶质计算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时,需要首先判断溶质是否是电解质,以及是否完全电离等,然后才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的NaCl
B.75 mL 2 mol?L-1的NH4Cl
C.150 mL 3 mol?L-1的KCl
D.75 mL 2 mol?L-1的CaCl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氯离子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3 mol?L-1;A错,氯离子浓度为1mol?L-1;B错,氯离子浓度为2mol?L-1;C正确;D错,氯离子浓度为4mol?L-1;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选做题,10分)Ⅰ某气态烃含碳85.7%、含氢14.3%,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2.5 g/L,该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
(1)该烃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它的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将44.8 g铜与14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1)标况下,NO2的体积为??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 mL a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浓度为?(填表达式)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与O2和H2O全部转化为HNO3,至少要O2?g
参考答案:26.(10分)Ⅰ每空1分,Ⅱ每空2分Ⅰ (1)C4H8? (2) CH2=CHCH2CH3?CH3CH=CHCH3? CH2=C(CH3)2
Ⅱ(1)1.12? (2) ?(3)11.2?(各2分)
本题解析:依题意可知该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有双键,C:H=1:2.M=56g∕mol,该烃分子式为C4H8 , 它的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CH2=CHCH2CH3?CH3CH=CHCH3? CH2=C(CH3)2.
Cu+4HNO3浓=Cu(NO3)2+NO2↑+2H2O? 3Cu+8HNO3浓=3Cu(NO3)2+2NO↑+4H2O
x? x? 1.5y? y
64(x+1.5y)=" 44.8" g? x+y=0.5mol? x= 0.1mol? y=0.4mol?
NaOH---------HNO3--------0.5 Cu2+
10-3av?0.7mol? n(N)= 10-3av +0.5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A.5.6g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0.3NA电子
B.10L pH=l的硫酸溶液中,所含的H+离子数为NA
C.1L lmol/L的醋酸钠溶液中,所含的CH3COO-数目等于NA
D.28gC2H4和C3H6混合气体中碳原子数为N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错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0.1mol铁失去电子为0.2NA
B正确,根据PH值和溶液体积,可算出氢离子物质的量为1mol,也就算出离子数。
C错误,醋酸根离子要水解,所以醋酸根离子数目小于NA
D错误,两种物质的最简式相同,都是CH2,根据最简式进行计算可得碳原子数为2NA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盐的混合物中含有0.2mol?Na+、0.4mol?Mg2+、0.4mol?Cl-,则SO42-为( )
A.0.1mol
B.0.3mol
C.0.5mol
D.0.15mol
参考答案: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则有:n(Na+)+2n(?Mg2+)+n(H+)=2n(SO42-)+n(OH-)+n(Cl-),
所以:2n(SO42-)=n(Na+)+2n(?Mg2+)+n(H+)-n(Cl-)-n(OH-),
由于该盐溶液为强酸强碱盐,则n(H+)=n(OH-),
则2n(SO42-)=n(Na+)+2n(?Mg2+)-n(Cl-)
n(SO42-)=0.2mol+2×0.4mol-0.4mol2=0.3mol,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