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23:51:36
1、实验题 (8分)为了测定Na2CO3与Na2SO3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取样品23.2g以下图所示装置(铁架台、铁夹等仪器未在图中画出)进行实验:
(1)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
(2)装置B的作用是?;
(3)已知装置C中装有品红溶液,其作用是?;
(4)实验室中备有以下常用试剂:a.浓硫酸? b. 品红溶液? 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e. 氢氧化钠溶液? f. 无水硫酸铜? g. 碱石灰
请将下列装置中应盛放的试剂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B中应盛放?,D中应盛放?,F中应盛放?;
(5)若装置E在实验完成时增重4.4g,则Na2CO3与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粉末
B.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和黑色的炭
C.将灼热的铁丝放人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生成棕黄色的氯化铁烟雾
D.在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水,得到无色硫酸铜溶液
3、实验题 (13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结论“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生成红色的Cu2O沉淀”提出质疑,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就是氧化亚铜。为了确定红色沉淀的成分,开展了相关探究。
[一]提出猜想,请你完成猜想2、3。
猜想1、红色沉淀可能是Cu;
猜想2、?;
猜想3、?。
[二]查阅资料:①Cu20属于碱性氧化物②Cu+在酸I生条件下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三]制备红色沉淀:①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②氢氧化铜悬浊液与葡萄糖共热③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红色粉末
[四]红色沉淀成分探究: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三种方案:
方案Ⅰ:取该红色粉末溶于足量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Ⅱ:取该红色粉末溶于足量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
方案Ⅲ: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评价方案I和方案Ⅱ是否合理(填“是”或“否”),并完成相关反应方程式:
方案I:?,写出Cu20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案Ⅱ:?,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际上,方案Ⅲ的装置尚存在明显的缺陷,应在A和B之问添加?。
(3)方案Ⅲ中,探究小组的同学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其目的是?。
(4)方案Ⅲ中,若要测定红色粉末的成分,需要测定下列哪些物理量?(填序号)。
①反应前红色粉末与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 ②实验前干燥管的质量 ③实验后干
燥管的质量 ④硬质玻璃管的质量 ⑤锌粒质量 ⑥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4、实验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使用下列仪 器和药品,验证铜和适量浓硝酸反应除生成NO2外,还生成少量的NO(实验中使用的N2和O2的用量可自由控制)。已知:
①NO+NO2+2OH-=2NO2- +H2O ?
②气体液化温度:?NO2?21℃?NO?-152℃ 请回答:?
(1)写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在上图方框内画出B装置。
(3)写出装置的连接顺序(填字母):A接B接_____________。 ?
(4)实验开始前要先打开A装置中的活塞K1,持续通一段时问氮气后再关闭活塞K1,目的是___________?。A中的反应停止后,打开D中的活塞K2,并通人氧气,若反应中确有NO产生,则D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
?(5)如果O2过量,则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6)若铜粉中混入了少量的Ag,已知铜粉质量为a?g,反应后固体完全溶解,要测定铜粉中铜的质量分数,只需利用A装置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就可以达到实验目的。试简述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
5、简答题 聚合氯化铝晶体是一种高效无机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Al2(OH)nCl6-n?XH2O]m,它的制备原理是调节AlCl3溶液的pH,通过促进其水解而结晶析出.下图是一种工业制备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工艺流程,制备原料主要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铝灰,主要含Al2O3、Al,另有SiO2等杂质.
(1)搅拌加热操作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生产过程中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为______.
(3)反应中副产品A是______,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均用化学式表示)
(4)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溶液中pH,过小,则氯化铝水解不完全,且m值偏小,产品产量质量会降低.而pH过大,产量也会降低,其原因是______.
(5)已知:2Al(s)+
3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