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23:44:35
1、简答题 在实验室中配制500ml?0.2mol/L的碳酸钠溶液.
(1)用托盘天平称量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2.1克.
(2)配制过程有以下5步操作:
①向盛有碳酸钠的烧杯中加入20ml水使其溶解;
②继续往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
③将碳酸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容量瓶中;
④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小心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
⑤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加盖摇匀.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
(3)上述操作中,③中使用了玻璃棒,它的作用为______.
(4)以下操作会对所配制溶液浓度造成怎样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容量瓶在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______.
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
参考答案:(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的溶液的步骤:查漏、计算、称量、溶解、移液、定容、摇匀,故答案为:①③④②⑤;
(3)在移液操作中,为了防止液体外溅,要使用玻璃棒来引流,故答案为:引流;
(4)①容量瓶在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实验结果,因为容量瓶中就是要加入一定量的水的,故答案为:无影响;
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这样导致实际加入水的量不到刻度线,即公式c=nV中的V减小,所以结果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37Cl—离子结构示意图 ??,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SO2和SO3,所含氧原子个数之
为?????;
(2)20.6g NaR 含有Na+0.2mol,则NaR的摩尔质量为?,则含R 8.0g 的NaR的物质的量为?;
(3)在标准状况下,4.8g甲烷(CH4)所占的体积为_________L,它与标准状况下________L硫化氢(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4)在100g浓度为18 mol·L-1、密度为ρ(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L-1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100mL(填“>”、“<”、“=”)
参考答案:(1)?5: 6
(2)103 g/mol(单位不写不得分); 0.1 mol
(3)6.72;? 13.44
(4)<
本题解析:(1)Cl?为18电子,第三层电子数为8;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SO2和SO3,所含氧原子个数之为m÷64×2:m÷80×3=5:6。
(2)Na+为0.2mol,则NaR为0.2mol,M(NaR)=20.6g÷0.2mol=103g/mol;由NaR的摩尔质量可得M(R)=80g/mol,则n(NaR)=n(R)=8.0g÷80g/mol=0.1mol。
(3)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V(CH4)=4.8g÷16g/mol×22.4L/mol=6.72L;4.8g÷16g/mol×4=V(H2S)÷22.4L/mol×2,可得V(H2S)=13.44L。
(4)由18 mol·L-1H2SO4稀释为9mol·L-1,应使溶液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因为硫酸溶液的密度随着浓度的减小而减小,稀释后的硫酸溶液质量小于原溶液的2倍,所以加入水的体积小于100ml。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实验室要配制2mol?L-1H2SO4溶液250mL.
(1)需要密度为1.84g?cm-3、98%的浓硫酸______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
(2)配制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填仪器的序号).
A.托盘天平B.烧杯C.量筒D.烧瓶E.500mL容量瓶F.250mL容量瓶
G.胶头滴管H.铁架台(带铁夹)I.玻璃棒
(3)下列实验步骤,按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排列为______(填步骤编号).
①将量取的浓硫酸倒入烧杯中
②在烧杯中倒入约100mL蒸馏水
③将稀释后的硫酸溶液冷却后沿玻璃棒移入容量瓶中
④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到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
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
⑥将洗涤后的溶液也注入容量瓶中
⑦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⑧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与瓶颈刻度线相切.
参考答案:(1)密度为1.84g?cm-3、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1.84×98%98mol/L=18.4mol/L,配制2mol?L-1H2SO4溶液250mL,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2mol/L×0.25L18.4mol/L≈0.0272L=27.2mL,
故答案为:27.2;
(2)配制2mol?L-1H2SO4溶液250mL,配制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使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不会使用到的仪器有:A.托盘天平、D.烧瓶、E.500mL容量瓶、铁架台(带铁夹),
故答案为:A、D、E、H;
(3)配制2mol?L-1H2SO4溶液250mL的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正确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排列为:②①③⑤⑥④⑧⑦,
故答案为:②①③⑤⑥④⑧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0分)等质量的两种金属粉末A、B分别与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氯化物,其反应情况如图所示:
(1) 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_____>______
两种金属氯化物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
(2) 将两种金属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实验各取500mL同浓度的盐酸?溶液加入该种混合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 甲 | 乙 | 丙 |
混合粉末质量(g) | 6.2 | 18.6 | 24.8 |
生成气体气体(mL) | 2240 | 5600 | 5600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向体积均为10 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
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 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B.当0<V(HCl)<10m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H-+H+=H2O
C.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NaHCO3
D.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112mL(标准状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HCl加入50ml时,恰好反应生成NaCl,根据Na元素和Cl元素守恒,HCl的物质的量等于NaOH的物质的量,所以c(NaOH)=0.05L×0.1mol/L÷0.01L=0.5mol?L?1,正确;B、根据甲的图像可知,甲溶液含有Na2CO3和NaHCO3,所以0<V(HCl)<10m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错误;C、根据乙的图像可知,乙溶液含有NaOH和Na2CO3,错误;D、当乙溶液加入的HCl体积 40<V(HCl)<50mL时,发生反应:HCO3?+H+=CO2↑+H2O,V(CO2)=0.01L×0.1mol/L×22.4L/mol=0.0224L=22.4mL,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