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09:18:33
1、选择题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牛顿首先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B.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卡文迪许首先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数值
D.牛顿首先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同一竖直面内有上下两条用相同材料做成的水平轨道MN、PQ,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放置在两轨道上,A在B物块正上方,A、B之间用一细线相连。在细线的中点O施加拉力,使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的方向是(图中②表示水平方向)(?)
A.沿①方向? B.沿②方向
C.沿③方向? D.沿①②③方向都可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受力分析可知,FN1>FN2,说明在相同重物,相同接触面时,f1>f2。因此为了保持物体匀速直线运动,说明F1>F2。通过力的平行四边形可知,力F的方向应该为3的方向。
点评:本题考察了物理基本功即受力分析的能力,通过受力分析结合题意从而分析出在O点通过平行四边形得出合力方向为3.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单选)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为了研究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关系,应该采用的研究实验方法是______
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理想实验法?D.图象法
(2)当作用力一定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砝码的托盘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实验数据处理时应作a-m图象寻找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参考答案:(1)该实验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三者关系,研究三者关系必须运用控制变量法,故选A.
(2)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绳从小车上拿去,轻轻推动小车,是小车沿木板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故A错误.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仍能抵消,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
C、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由于小车运动较快,可能会使打出来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故C错误.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如果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a=mgM求出,这是在直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的,而我们实验是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故D错误.
故答案为:(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用实验研究了小车“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作用力的关系”;又研究了“在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B.控制变量法C.等效替代法?D.类比法
(2)研究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在小车中增减砝码,应使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砂和小桶的总质量
(3)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l、2、3、4…,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x1=30mm,1与2两点间距离x2=36mm,2与3两点间距离x3=42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mm,则小车在打计数点2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
(4)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
F/N | 0.20 | 0.30 | 0.40 | 0.50 | 0.60 a/m?s-2 0.10 0.20 0.28 0.40 0.52 |
参考答案:
(1)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由于变量较多,因此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分别控制一个物理量不变,看另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绳从小车上拿去,轻轻推动小车,是小车沿木板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故A错误;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仍能抵消,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B错误;
C、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由于小车运动较快,可能会使打出来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故C错误;
D、当m<<M时,即当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重力,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故D正确.
故选D.
(3)
v2=x2+x32T=0.036+0.0420.2m/s=0.39m/s
a=△xT2=0.0060.01m/s2=0.6m/s2;
(4)图象未过原点可能原因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导致有力但没有合力,则当然没有加速度产生;
本实验将F当作绳对小车的拉力,实际上是砂和砂桶的重力,所以只有当砂和砂桶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时,才能使砂和砂桶的重力接近绳子拉小车的力.
?故答案为:
(1)B?(2).?D?(3)0.39、0.6
(4)①如右上图所示;②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③B、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A点,另一端连接两根绳套.通过绳套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来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点O.此时需记录下______、______和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1、F2.然后,改用一个弹簧秤把橡皮条拉长到______后,再记录下______和弹簧秤的读数F′.用铅笔和刻度尺从力的作用点O沿两绳套的方向画直线.选好标度,按F1、F2的大小做两个力的图示.用三角板做平行四边形,求得合力F.比较一下,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参考答案: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法,要求两次拉橡皮筋要到同一位置O,因此要记录O点的位置,同时记录力时,要记录力的大小和方向,这样才能正确的画出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O点位置;两细绳方向;O点,细绳方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