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08:34:54
1、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通过对生活经验的分析,你可以猜想,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加速度a与作用力F的关系可能是(? )
A.a与F成正比
B.a与F成反比
C.a随着F的增大而增大 通过对生活经验的分析,你可以猜想,
D.a随着F的增大而减小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关于奥斯特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现电场
B.发现磁场
C.发现电磁场
D.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参考答案:D .
本题解析:1820年,奥斯特意外地发现载流导线的电流会作用于磁针,使磁针改变方向,也就是通电导体周围产生磁场.即他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正确,
点评: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1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完成了实验.在实验中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沙桶的质量,测得小车所受绳子的拉力F和加速度a的数据如下表:
F/N
参考答案:
(1)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
①电源电压应为4~6V;用220V电压将烧坏电磁打点器.
②没有平衡摩擦力,本实验要使小车所受绳子的拉力等于其合外力,必须平衡摩擦力.
③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2)①建立坐标系a-F,采用描点法,作出a~F图象如图;
②当小车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静摩擦力即为最大静摩擦力,由图象读出a=0时的F=0.12N,则知最大静摩擦力为0.12N.
(3)由sEF-sAB=4aT2,T=0.1s得a=sEF-sAB4T2=3.20-1.204×0.12×10-2=0.5m/s2.
对于AB段:由sAB=vAT+12aT2,代入解得,A点的速度vA=0.095m/s.
故答案为:(1)①电源电压应为4~6V; ②没有平衡摩擦力; ③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2)①如右图所示.
②0.12
(3)0.50,0.09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A.为减小实验误差,两根细绳要尽量短一些
B.为减小实验误差,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C.橡皮条应在两绳夹角的平分线线上
D.弹簧秤的轴线与木板平面平行
(2)该同学在实验报告册中,列出了以下步骤: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和细绳套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ˊ的图示;
F.比较力Fˊ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他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序号是_______和______,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C,E,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和细绳套的结点拉到了O位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实验研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遵循的规律
B.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的规律是由欧姆最先发现的
C.最先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是牛顿
D.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实验研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遵循的规律—库仑定律,A正确;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的规律是由焦耳发现的,B错误;最先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是伽利略,C错误;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总结出来的,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